时祀尽敬,而不祈喜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祀尽敬,而不祈喜的简介:
shí sì jìn jìng,ér bù qǐ xǐ
祀:祭祀;祈:向神求祷。按四时去祭祀钦敬,并没有求来好事。形容祈求诸神鬼也无济于事。
祀:祭祀;祈:向神求祷。按四时去祭祀钦敬,并没有求来好事。形容祈求诸神鬼也无济于事。
- AI解释
词语“时祀尽敬,而不祈喜”出自古代文献,它主要描述了一种祭拜祖先或神明的态度和方式。其中,“时祀”指的是按照节令、时节进行祭祀;“尽敬”,表示的是在这些祭祀中应当表现出最真诚和恭敬的态度;“而”,用于连接前后句子,表示转折关系;“不祈喜”,则意味着这样的祭拜过程不应仅仅寄托于获得吉庆或喜悦的结果。
这句话的整体含义是:应该按照传统习俗或宗教规范进行充分的尊敬仪式,但不应该期待通过这种行为直接带来幸运、快乐等积极结果。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了祭祀和礼仪本身的价值,并不等于祈求具体的物质利益或精神愉悦。
造句
- 古人祭祀祖先时总是秉持着“时祀尽敬,而不祈喜”的原则。
- 我们应该把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看作是传承文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追求娱乐和喜庆。
-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按照祖辈留下的规矩准备祭品、打扫院子,强调的是“时祀尽敬”,而不是只图热闹。
-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社区活动中,保持仪式感和对传统节日的尊重都比追求表面的欢愉更为重要。
- 尽管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人们在举行各种庆典活动时仍需牢记“时祀尽敬,而不祈喜”的古训,以示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以上句子展示了该词语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深层含义。
分词解释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尽
jìn,jǐn
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敬
jìng
1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òng )。~爱。~仰。恭~。~辞。~慕。~献。2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3 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4 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5 姓。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祈
qí
1 向神求福:~祷。~福。~年。2 请求:~请。~求。~望。敬~照准。3 姓。
喜
xǐ
1 高兴,快乐:欢~。~悦。~讯。~剧。~气。~色。~幸。~乐(lè ㄌㄜˋ)。~洋洋。欢天~地。欣~若狂。2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事。~酒。~糖。~蛋。~联。~幛。~雨。~报。~庆。贺~。报~。3 妇女怀孕:害~。她有~了。4 爱好:~爱。~好(好)。~欢。好(hào ㄏㄠˋ)大~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5 适于:~光植物。海带~荤。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