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简介:
yǒu bèi zé zhì rén,wú bèi zé zhì yú rén
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 AI解释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是古代军事家孙武对战略准备和战争准备的重要论断。它的含义是:在进行任何行动或决策之前,如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能掌握主动权,控制对手;但如果缺乏准备,则会被对手所牵制,处于被动地位。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是军事、商业竞争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提前做好准备都至关重要。只有具备充足的准备和预见性,才能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应对,避免陷入不利的局面。以下是五个使用该句的造句:
- 在创业之前,我们要有备则制人,全面了解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我们应当无时无刻都保持警觉,做到有备则制人。
- 外交谈判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动地位,避免无备则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 考试复习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做到有备则制人,取得理想的成绩。
-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未雨绸缪,增强自身竞争力,这样就能做到有备而战,无备则制于人的局面。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在商业竞争、个人成长等诸多方面都有其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分词解释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备
bèi
1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3 设备:设~。装~。军~。
则
zé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于
yú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