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派过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派过节的简介:

lái pài guò/guo jié
1.方言。事情的原委﹑过程。

  • AI解释

在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来派过节”这一说法,可能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庆祝方式或者节日传统。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来派过节”可能是表达某个特定群体或文化中的独特庆祝方式,比如自由地、随性地参与各种节庆活动。

若要进行解释及造句,则可以理解为“随意度过节日”,意思是不拘泥于传统习俗,更加轻松自在地享受节日的气氛。请注意,这种说法并不是标准汉语表达习惯的一部分,可能更多见于口语或特定文化背景下使用。

以下是对“来派过节”这一非正式表达进行的解释,并提供五个造句示例:

解释

“来派过节”可以理解为自由地度过节日的方式,不拘泥于传统习俗和形式。它强调的是享受节日气氛、放松心情的随意态度。

造句

  1.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人都采取了“来派过节”的方式,不去赶热闹,只是在家里简单吃个团圆饭。
  2.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这种“来派过节”的方式,他们认为这样能更好地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3. 虽然传统节日有很多讲究和习俗,但我觉得采取“来派过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4. 在“来派过节”的理念下,我们决定不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了,而是选择外出旅行,体验不一样的春节氛围。
  5. 每到节假日,我都会尝试不同的庆祝方式,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与朋友相聚、“来派过节”。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表达,并在适当的场合中使用。

分词解释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