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简介:

jūn zǐ zhī zé,wǔ shì ér zhǎn
泽:原指雨露,引申为祖业;斩:衰败。君子的祖业,经过五代就会衰败,最终断绝。

  • AI解释

这句成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出自《左传·定公四年》,原文为:“太史书曰:‘礼失而后学,人亡而后言。其后五世而灭,是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贵族或有德行的人的恩泽、美德或者财富等,虽然可以传给几代人,但最终会因为各种原因衰落。

详细解释:

  • 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 之泽:“泽”在这里比喻恩惠、功德或财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有德行或有财富地位的家族,他们的子孙虽能享受一定的福祉和利益,但这一恩泽不会永久延续,往往在五代之后就逐渐衰落甚至消失。

造句:

  1. 尽管我们家祖上曾有显赫的地位与财富,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已经所剩无几。
  2. 家族的恩德虽然可以延续,但终究难逃“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规律,我们应该珍惜当下。
  3. 爷爷常说:“我们家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啊,你们要好好把握现在的生活。”
  4. 有些人认为财富和地位可以永远传承下去,但我认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没有什么能永恒不变。
  5. 在讨论家族兴衰时,我常引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来说明任何显赫的地位都有其限制与终结。

分词解释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é,shì

1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 洗濯。5 汗衣,内衣。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shì

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2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5 姓。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zhǎn

1 砍断:~断。~首。~决。~除。~草除根。~钉截铁。先~后奏。披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