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兵修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偃兵修文的简介:
yǎn bīng xiū wén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 AI解释
《偃兵修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念,源自于儒家思想。"偃兵"指的是停止战争,减少武器装备;"修文"则是指发展文化教育、提倡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的建设活动。这一理念强调通过文治来取代武功,主张国家应该优先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以达到和平稳定的目的。
造句
- 汉武帝时期,国家推行偃兵修文政策,使得社会风气转向崇尚文化与学术。
- 在古代,偃兵修文被视为理想的治国之道,体现了儒家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
- 偃兵修文不仅有助于增强国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当代中国提倡偃兵修文的理念,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
- 历史上多次证明,偃兵修文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策略之一。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偃兵修文》这一理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体现了它对于社会治理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兵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修
xiū
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剪。4 兴建,建造:~建。~筑。5 编纂,撰写:~书。~史。~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7 长(cháng ),高:~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9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