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鼻而过的拼音、解释、组词

掩鼻而过的简介:

yǎn bí ér guò
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厌恶不洁之物。宋˙杨万里˙答施少才书:某昔读书至此,必掩鼻而过之,今则不然,岂惟不掩鼻,又将褰裳而践之。

1. 形容厌恶不洁之物。宋.杨万里〈答施少才书〉:「某昔读书至此,必掩鼻而过之,今则不然,岂惟不掩鼻,又将褰裳而践之。」

《掩鼻而过》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物或某事物极度厌恶、不愿意接触的情况。

详细解释

在古代的一个传说中,有一只老鼠偷吃米缸里的粮食,不小心踩到了一种有毒的药物上。这种药物的味道极其难闻,以至于老鼠一接触到它就会立即捂住鼻子,然后快速地绕道而行。后来人们用“掩鼻而过”来形容那些对令人厌恶的事物或环境表现出极度嫌弃的情况。

造句

  1. 小明家附近的菜市场鱼腥味太重了,每次经过都得赶紧把鼻子捂上,真是个让人掩鼻而过的所在。
  2. 这条街上的小摊贩卖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味道难闻极了,我路过这里都会尽量避开,以免自己掩鼻而过。
  3. 为了防止感染传染病,医院门口总挂着“请戴口罩”的牌子。但有时还是有些人无视警告,像掩鼻而过一般快速离开。
  4. 公园里有一条臭水沟散发出阵阵恶臭,尽管很多人劝说小红一定要经过,但她仍然捂着鼻子走了过去,真是典型的掩鼻而过的例子。
  5. 会议室内放了两台复印机,但因为使用频率不高且经常无人清洁,导致机器周围积累了大量灰尘和油渍,以至于参会者经过时都会不自觉地遮住鼻子,这种行为可以称作是掩鼻而过。

这些造句从日常生活情境出发,形象地展示了“掩鼻而过”这一成语的适用场景。

分词解释

yǎn

1 遮蔽,遮盖:~护。~体。~饰。~映。~盖。~蔽。~埋。~人耳目。瑕不~瑜。藏瑕~疵。2 关,合:~闭。~门。~卷。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了手。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杀。~击。~袭。

1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子。~窦。~孔。~腔。~涕。~音。~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息。嗤之以~。2 创始;开端:~祖。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