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状的拼音、解释、组词

令状的简介:

lìng zhuàng
1.用于强行一种权力的文件。 2.合法当局授权某人做某事的令状或命令书。

  • AI解释

《令状》,又称“拘捕令”或“传票”,在法律体系中具有特定含义。它是一种由法院签发的重要文书,用来授权执法人员执行某些司法程序或者行为,比如拘捕、搜查等。令状的申请通常基于确凿的证据和充分的理由,目的是确保执法行动在合法框架内进行。

令状的详细解释: 1. 法律基础:令状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签发。 2. 理由说明:申请令状时需要提供足够的事实依据,以证明所请求的行为是合理且必要的。 3. 程序遵循:一旦获得令状,执行行动应当严格依照令状内容进行,不得超出其授权范围。 4. 法院签发:令状通常由法官或持有相应权力的司法官员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签发。

以下是使用“令状”一词造句的例子: 1. 法官仔细审阅了案件的所有证据之后,决定签发一张搜查令状。 2. 当警方按照传票对嫌疑人进行逮捕后,他们需要证明其行为是基于有效的法律依据。 3. 被告的律师要求法院撤销不公正的拘捕令状,并请求重新审理案件。 4. 在法庭上,辩护方质疑了警方向法官提交证据的真实性与充分性,从而申请进一步调查以决定是否签发搜查令状。 5. 为了确保执法活动合法合规地进行,警方在实施任何行动前都需要获得相应的令状。

这些句子展示了“令状”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和法律意义。

分词解释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zhuàng

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2 情况,情形:~况。病~。现~。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