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废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私废公的简介:
yǐ sī fèi gōng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因为私人的事务而影响、耽误了公务。《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是一个成语,它主要用来批评在公务处理中因个人私利而忽视或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这里的“私”指的是个人私利、私人感情等,“公”指的是公共利益和职务上的职责。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因为个人的私欲、偏见或是不当考虑而放弃了对公众责任的履行。
详细解释
- 词源与出处:“以私废公”最早来源于《旧唐书·魏元忠传》中的记载。
- 释义:指因私人目的或利益而废弃公共事务的行为,强调的是在公务活动中个人私利对公职行为的影响和破坏作用。这不仅违背了职业操守,也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 用法示例: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以私废公”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公共事务处理不当、决策失误等问题,影响到整个团队甚至组织的正常运作。
造句
- 在这次会议上,他不顾其他同事的意见,坚决反对了这个项目,真是典型的“以私废公”。
- 公司的财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资金私自存入个人账户,这种行为无疑是“以私废公”。
- 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坚持原则,不因私人恩怨而影响工作决策,避免出现“以私废公”的情况。
- 要防止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发生“以私废公”的现象,必须加强监督和教育。
- 在这次项目评审中,她没有因为某个人的推荐而轻率决定,这种公正的态度很好地诠释了“不以私废公”。
这些例子展示了成语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它所包含的意义。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私
sī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3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
废
fèi
1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3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5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