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符的拼音、解释、组词

割符的简介:

gē fú
1.犹剖符。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割符》主要指的是分割、分给或取消某种象征权力的凭证,尤其是对军事指挥权的符号性文件。这里的“符”通常指兵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征调军队或行使某项职权的一种信物,用青铜或骨头制成,分为两半,其中一半由君主保存,另一半交给将领,只有两半重合才能证明持符者拥有相应的权力。

详细解释:

  • 割符: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出于某种策略考虑或者对某个军事将领的能力产生怀疑时,帝王可能会采取的一种行动——将原本的兵符进行分割或取消。这种行为直接削减了该将领手中的实际指挥权。

造句:

  1. 唐代名将李靖因功勋卓著被授予割地之权,但后来因为朝廷对他产生了疑虑,决定割符以限制他的军政权利。
  2. 在古代战争中,割符常常被视为一种政治或军事上的重大举措,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或是权威的挑战。
  3.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就是通过“割席断交”的故事深入人心,这里的“割”字虽与“割符”不同,但同样具有象征性意义——他用这种方式表明了对违背君子之道之人的决绝态度。
  4. 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杯酒释兵权”,这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割符”行为,即通过和平手段削减将领的实际权力。
  5.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进行割符操作,比如怀疑将领的能力或忠诚度等,这种行为往往预示着权力结构的变化。

分词解释

1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让。~地。~弃。~舍。~除。~断。~裂。~据。交~。~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2 灾害:天降~于我家。

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3 相合:~合。言行相~。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