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地的简介:
zhì dì/de
1.控制土地。
1.控制土地。
- AI解释
词语“制地”在古代文献中多指通过规划和管理来治理或控制的土地。从字面上来看,“制”意味着控制、管理或者制定策略,而“地”则代表土地。因此,“制地”的意思是在特定区域进行规划和发展,旨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古代文献中,“制地”通常与治国理政联系在一起,强调的是通过科学的布局和有序的发展来管理国家的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中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周礼”的理论体系中得到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以下是使用“制地”一词造出的五个句子:
- 古代的治国者常常强调,要对土地进行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实行“制地”,从而保证国家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
- 通过细致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地”,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
- 在古代的城市规划中,“制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乎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长远的发展规划。
- 当代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实施“制地”的理念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我们应当在进行各类开发项目之前充分考虑如何有效地“制地”,以避免不可逆的环境破坏。
分词解释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