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梢的拼音、解释、组词

梢梢的简介:

shāo/sào shāo/sào
1.风声。 2.劲挺貌。 3.尾垂貌。 4.细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拟声词。形容风声。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台。」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2. 劲健的样子。《文选.谢朓.詶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3. 尾垂的样子。唐.李贺〈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青臂。」

《梢梢》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在现有的辞书和常用词典中没有收录。可能是某种方言、特定语境下的用词或者是笔误,它也可能来源于某个地方的俚语或网络流行语,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或者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

如果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使用“梢梢”这个词的话,可能是指事物处于一种初始的状态或是形容某物的状态正在慢慢变化,但这个解释没有权威性依据。下面我将尝试根据这种假设提供一些造句:

  1. 春天到了,院子里的柳树梢梢开始抽出新芽。
  2. 刚开始接触编程的小明感到很吃力,不过他相信自己只要坚持练习,就能让自己的技术“梢梢”进步。
  3. 早晨公园里晨练的人们身体状态各异,有的已经活动得很“梢梢”,有的还在慢走热身。
  4. 小镇上的老槐树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在春风吹拂下,它的枝条开始“梢梢”泛绿。
  5. 在初夏的傍晚,河边的小船轻轻摇摆着,随着水面涟漪的“梢梢”荡漾。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基于对“梢梢”的创意理解所构建,并非该词的标准释义。在实际使用中,如果遇到需要准确表达的情况,请选用更加规范和明确的词汇或短语。

分词解释

shāo,sào

1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末~。~头。~林。2 末尾:眉~。收~。3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4 古同“艄”,船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