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复不浅的拼音、解释、组词

兴复不浅的简介:

xìng fù bù qiǎn
指兴趣还很高。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兴趣很高。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在武昌……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1. 兴趣很高。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在武昌……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词语“兴复不浅”出自古代汉语,其中包含了较为复杂的典故和历史文化背景。这句话主要用来形容恢复或重建某项事业、工程或其他重要事务所带来的影响或意义深远,甚至难以估量。

解释

  • :这里指的是复兴、振兴的意思。
  • :表示恢复、重新建立。
  • 不浅:意为“非常”,强调程度之深或者影响之大。

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某项事业、工程或历史上的某个重要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局面,其积极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衡量。这里的“不浅”并非直接指深度或体积,而是形象地表示了这种影响的意义重大。

造句

  1. 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初见端倪,兴复之功不可谓不大。
  2. 在这次疫情中,虽然经历了巨大的挑战,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兴复之力可谓不浅。
  3. 这个水利工程的完成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真可谓是兴复之功不浅啊!
  4.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让失传多年的传统技艺得以重新焕发光彩,这种精神让人敬佩,其复兴之力不可谓不大。
  5. 这次成功的技术革新为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兴复之效不言而喻。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兴复不浅”这一成语的使用情境和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

1 回去,返:反~。往~。2 回答,回报:~命。~信。~仇。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4 副词,又,再:死灰~燃。一去不~返。5 重复,重叠:~习。~诊。~审。~现。~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qiǎn,jiān

1 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与“深”相对:深~。~滩。~海。屋子进深~。2 不久,时间短:年代~。3 程度不深的:这篇文章很~。~薄。~尝。~见。~近。~陋。4 颜色淡薄:~红。~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