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动说的拼音、解释、组词
光的波动说的简介:
guāng de bō dòng shuō/shuì/yuè
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早期学说。17世纪由惠更斯提出。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由发光体引起,在一种叫做“以太”的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发现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后被广泛承认,但其致命弱点是,自然界并不存在“以太”这种特殊物质。
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早期学说。17世纪由惠更斯提出。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由发光体引起,在一种叫做“以太”的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发现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后被广泛承认,但其致命弱点是,自然界并不存在“以太”这种特殊物质。
- AI解释
《光的波动说》是物理学中关于光性质的一种理论,最早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费尔南德·安培在1820年提出,并得到了后续科学家如托马斯·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等人的发展。这种理论认为,光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类似于水波或声波的传播方式。后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理论(即光具有粒子性质),并解释了光电效应等现象,这使人们对光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详细解释
在波动说中,光被描述为一种传播的波,它可以通过真空或介质以特定的速度传播。这种观点与电磁理论相一致,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真空中,光速约等于每秒299,792公里。
5个造句
-
《光的波动说》在科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后来电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他从书本上学到了关于光的波动说的知识,并决定深入研究这一课题。
-
在光学实验中,通过观察干涉和衍射现象,科学家们更加确信了《光的波动说》的有效性。
-
根据《光的波动说》,当两束相干光源相遇时会产生干涉图案,这是验证该理论的重要实验之一。
-
了解《光的波动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光
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
的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波
bō
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浪。~涛。~澜。~光。~纹。~荡。推~助澜。~及(影响到,牵涉到)。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光~。超声~。~长。~段。~速。~谱。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说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