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意承颜的拼音、解释、组词
先意承颜的简介:
xiān yì chéng yán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AI解释
《先意承颜》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子女在父母面前讨好、巴结的行为。它的字面意思是指预先猜测并迎合父母的心意和面色,以获得他们的喜爱或同意。
【详细解释】 - “先”:预先、事先。 - “意”:心意、意愿。 - “承”:顺从、服从。 - “颜”:脸色、表情。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批评和不赞许的意味,用来形容行为缺乏真诚,只是表面地去讨好他人。它强调的是内在的真实情感表达与外在表现之间的不一致,强调人应该以真实的态度对待他人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做表面文章。
【造句示例】 1. 他这样做纯粹是《先意承颜》,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帮助的价值。 2. 虽然他的做法让家长满意,但这种《先意承颜》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3. 在公司会议中提出意见时,《先意承颜》可能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 4. 学生应该真诚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先意承颜》,讨好老师。 5.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当树立正直形象,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先意承颜》行为。
请注意,在使用成语时应考虑语境和对象,确保表达得当。
分词解释
先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意
yì
1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2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4 料想,猜想:~料。~想。~外。
承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颜
yán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2 色彩:~料。五~六色。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