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的组词
绣常见的组词有:绣阁,绣梓,绣市,绣工,绣刺,绣户,绣虎,绣陌,绣房,绣镼,绣丸,绣腑,绣作,绣花,绣襦记,绣衣执法,绣斧之诛,绣裳,绣补,绣闼雕甍,绣囊,绣鞋,绣葆,绣衣御史,绣壤,绣丝,绣褓,绣佛长斋,绣水团,绣岭宫
词语 | 解释 |
---|---|
绣阁 | 绣阁 xiù gé1.犹绣房。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绣,故称。 |
绣梓 | 绣梓 xiù zǐ1.精美的刻版印刷。古代书版以梓木为上,故称。 |
绣市 | 绣市 xiù shì1.元顺帝淑妃龙瑞娇,贪而妒。帝尝赏赐金帛以巨万数。娇乃于左掖门内设立市场出卖各色锦缎,时称"绣市"。见明陶宗仪《元氏掖庭记》。 |
绣工 | 绣工 xiù gōng1.指刺绣劳动。 |
绣刺 | 绣刺 xiù cì/cī1.刺绣。 |
绣户 | 绣户 xiù hù1.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2.指富户。 |
绣虎 | 绣虎 xiù hǔ1.《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绣,谓其词华隽美;虎,谓其才气雄杰。后遂以"绣虎"称擅长诗文﹑词藻华丽者。 |
绣陌 | 绣陌 xiù mò1.华丽如绣的市街。 |
绣房 | 绣房 xiù fáng1.华丽的房舍。旧多指青年女子居室。 |
绣镼 | 绣镼 xiù jié1.亦作"绣{?}"。亦作"绣?"。 2.古代妇女所穿的彩色半臂上衣。 |
绣丸 | 绣丸 xiù wán1.古代食品名。肉丸子。 |
绣腑 | 绣腑 xiù fǔ1.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令问之淮南觐省序》:"﹝令问﹞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遂用"绣腑"比喻才华出众﹑文辞华丽。 |
绣作 | 绣作 xiù zuò1.犹刺绣。 |
绣花 | 绣花 xiù huā1.用彩线在织物上刺成花纹图案等。 |
绣襦记 | 绣襦记 xiù rú jì传奇剧本。明代徐霖作。一说薛近兖作。取材与唐代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与元代石君宝和明代朱有炖的杂剧《曲江池》为同一题材。写妓女李亚仙和郑元和的爱情故事,但与其他剧本不同的是增添李剔目毁容劝郑苦读的情节。近代许多剧种有此剧目。 |
绣衣执法 | 绣衣执法 xiù yī/yì zhí fǎ1.即绣衣直指。 |
绣斧之诛 | 绣斧之诛 xiù fǔ zhī zhū绣斧:指皇帝指派、掌有生杀大权的巡察官员。指皇帝特派官员对某人的诛罚。 |
绣裳 | 绣裳 xiù cháng1.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2.犹绣衣。指侍御史。 |
绣补 | 绣补 xiù bǔ1.绣花的褥垫。 2.明清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缀有补子,以金线或彩线绣成鸟兽图像,标志品级高下,谓之绣补。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 |
绣闼雕甍 | 绣闼雕甍 xiù tà diāo méng闼:门楼上的小屋;甍:屋脊。五彩绘画的门楼,经过雕刻的屋脊。形容建筑物的精巧、雄伟。 |
绣囊 | 绣囊 xiù náng/nāng1.绣花的袋子。 2.比喻博学而文词丰富者。 |
绣鞋 | 绣鞋 xiù xié1.妇女穿的绣有花纹的鞋。 |
绣葆 | 绣葆 xiù bǎo1.见"绣褓"。 |
绣衣御史 | 绣衣御史 xiù yī/yì yù shǐ1.即绣衣直指。 |
绣壤 | 绣壤 xiù rǎng1.指田间的土埂和水沟。因其交错如文绣,故称。 |
绣丝 | 绣丝 xiù sī1.语出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后以"绣丝"为对人表示崇敬之典。 |
绣褓 | 绣褓 xiù bǎo1.亦作"绣葆"。 2.覆裹婴儿的绣被。 |
绣佛长斋 | 绣佛长斋 xiù fó cháng zhāi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形容修行信佛。 |
绣水团 | 绣水团 xiù shuǐ tuán1.龙眼的别名。 |
绣岭宫 | 绣岭宫 xiù lǐng/líng gōng1.唐宫名。旧址在今河南省陕县。唐高宗显庆三年建。见《新唐书.地理志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