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组词
高常见的组词有:高朗,高捷,高剑父(1879-1951),高声,高概,高高兴兴,高听,高谈虚辞,高勋,高腔,高骨,高文宏议,高鋭,高腴,高埠,高山反应,高招,高迈,高尚娴雅,高穹,高步云衢,高轩过,高蹻,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高病,高厚,高聪,高底,高轩,高平
词语 | 解释 |
---|---|
高朗 | 高朗 gāo lǎng1.高而明净;高而明亮。 2.高敞。 3.豁达开朗。 4.犹高明。谓高超美善。 5.高亢﹐响亮。 |
高捷 | 高捷 gāo jié1.登科及第。 |
高剑父(1879-1951) | 高剑父(1879-1951) gāo jiàn fù/fǔ (1879-1951)画家。名仑,字爵廷,改字剑父,番禺(治今广东广州)人。曾留学日本。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其画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开创“岭南派”。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工山水、花卉、鸟兽,亦作人物画。 |
高声 | 高声 gāo shēng1.大声。 |
高概 | 高概 gāo gài1.崇高的节操。 2.指节操高尚的人。 3.远大的襟怀。 |
高高兴兴 | 高高兴兴 gāo gāo xìng xìng由来自乐观的性情或由一些特殊的快乐原因产生的生气勃勃和乐观的高兴情绪。 |
高听 | 高听 gāo tīng1.敬词。称他人的听闻。 |
高谈虚辞 | 高谈虚辞 gāo tán xū cí虚:空虚。高妙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辞。 |
高勋 | 高勋 gāo xūn1.大功勋。 |
高腔 | 高腔 gāo qiāng戏曲声腔之一,由弋阳腔与各地民间曲调结合而成,音调高亢,唱法、伴奏乐器和弋阳腔相同,有湘剧高腔、川剧高腔等。 |
高骨 | 高骨 gāo gǔ/gū1.腕骨。 |
高文宏议 | 高文宏议 gāo wén hóng yì高明的文章,恢宏的议论。 |
高鋭 | 高鋭 gāo ruì1.高耸貌。 |
高腴 | 高腴 gāo yú1.指肥沃的土地。高,通"膏"。 |
高埠 | 高埠 gāo bù1.高土丘。 |
高山反应 | 高山反应 gāo shān fǎn yīng/yìng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山或高原地区而发生的反应。一般健康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有头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也叫高山病。 |
高招 | 高招 gāo zhāo(~儿)好办法;好主意:出~│就这两下子,没有什么~。也作高着。 |
高迈 | 高迈 gāo mài〈书〉①(年纪)大;老迈。②高超非凡;超逸:风神~。 |
高尚娴雅 | 高尚娴雅 gāo shàng xián yǎ文雅、优美的动作与才艺。 |
高穹 | 高穹 gāo qióng1.苍天。 |
高步云衢 | 高步云衢 gāo bù yún qú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
高轩过 | 高轩过 gāo xuān guò/guo1.唐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赋诗。贺援笔辄就,自题曰《高轩过》。两人惊奇之,自是有名。事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后遂以"高轩过"为敬辞,意谓大驾过访。 |
高蹻 | 高蹻 gāo jiǎo1.民间舞蹈。表演者装扮成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亦指表演高跷用的木棍。 |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
高病 | 高病 gāo bìng1.重病。 |
高厚 | 高厚 gāo hòu1.高度和厚度。 2.指皇天后土。 3.谓恩德深厚。 4.高尚厚道。 5.《左传.襄公十六年》:"齐高厚之诗不类。"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 |
高聪 | 高聪 gāo cōng1.犹圣聪。旧称帝王明察之辞。 |
高底 | 高底 gāo dǐ/de1.指鞋子底上的厚木底。 |
高轩 | 高轩 gāo xuān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 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
高平 | 高平 gāo píng1.隆起而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