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的组词
延常见的组词有:延缓,延颈,延顾,延英殿,延光,延世,延居,延登,延征,延年火,延陵子,延请,延年杖,延远,延陵,延道,延颈跂踵,延安保卫战,延津剑合,延安市,延留,延候,延广,延眺,延秋门,延展性,延玩,延格,延安文艺座谈会,延滞
词语 | 解释 |
---|---|
延缓 | 延缓 yán huǎn1.拖延。 2.推迟。 3.缓慢。 |
延颈 | 延颈 yán jǐng/gěng1.伸长头颈。 2.引申指仰慕,渴望。 3.长颈。 4.古地名。 |
延顾 | 延顾 yán gù1.接待。 |
延英殿 | 延英殿 yán yīng diàn1.亦省称"延英"。 2.唐代宫殿名。在延英门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宣政之左曰东上阁﹐右曰西上阁﹐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肃宗时,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唐白居易《寄隐者》诗:"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宋高承《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韩皋曰:延英之置,肃宗以苗晋卿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康定二年八月,宋庠奏:唐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赐对,今 |
延光 | 延光 yán guāng1.留传美名。 2.谓承袭前人的荣誉。 |
延世 | 延世 yán shì1.长生。 2.指恩赏延及后世。 |
延居 | 延居 yán jú1.鸟名,即爰居。 |
延登 | 延登 yán dēng1.引入而登殿。 2.延揽擢用。 |
延征 | 延征 yán zhēng1.招请。 |
延年火 | 延年火 yán nián huǒ1.针灸的异称。 |
延陵子 | 延陵子 yán líng zǐ1.见"延陵季子"。 |
延请 | 延请 yán qǐng1.邀请;招请。 |
延年杖 | 延年杖 yán nián zhàng1.古代帝王赐给老臣的手杖,以示优遇。 |
延远 | 延远 yán yuǎn/yuàn1.长久。 |
延陵 | 延陵 yán líng1.古邑名。春秋吴邑,公子季札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 2.借指季札。 3.汉成帝陵。 4.指汉成帝。 5.复姓。南朝宋有延陵盖。见《宋书.谢晦传》。 |
延道 | 延道 yán dào1.墓道。延,通"埏"。 |
延颈跂踵 | 延颈跂踵 yán jǐng qǐ zhǒng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同“延颈企踵”。 |
延安保卫战 | 延安保卫战 yán ān bǎo wèi zhàn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陕西延安以南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运动防御战。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集中二十五万余人进犯陕甘宁解放区。西北野战部队从3月13日至19日以运动防御作战形式,予国民党军以重创,成功地掩护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并按预定计划主动撤离延安。 |
延津剑合 | 延津剑合 yán jīn jiàn hé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比喻因缘会合。 |
延安市 | 延安市 yán ān shì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西延铁路通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37年设市。人口32.6万(1995年)。1937-1947年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有“革命圣地”之称。现为陕西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名胜古迹有宝塔山,革命纪念地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南泥湾等。延安革命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延留 | 延留 yán liú1.留居。 2.延续;拖延不走。 |
延候 | 延候 yán hòu1.迎接。 |
延广 | 延广 yán guǎng/ān1.广阔。 |
延眺 | 延眺 yán tiào1.引颈远望。 |
延秋门 | 延秋门 yán qiū mén1.唐代长安禁苑西门。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唐玄宗即由延秋门出长安,赴蜀避难。 |
延展性 | 延展性 yán zhǎn xìng1. 延性和展性。金属多具有延展性。 |
延玩 | 延玩 yán wán1.迟延玩忽。 |
延格 | 延格 yán gé1.拖延耽搁。 |
延安文艺座谈会 | 延安文艺座谈会 yán ān wén yì zuò tán huì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重要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长时期内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会议结束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
延滞 | 延滞 yán zhì迟误耽搁:繁务缠身,归期屡延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