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组词
秦常见的组词有:秦越,秦壁,秦醉,秦灰,秦秦,秦鬟妆镜,秦铜,秦邮,秦舞阳,秦谶,秦宫块砾,秦裘,秦柱,秦轩,秦晋之匹,秦弦,秦川,秦帝女,秦穆公(?-前621),秦楼谢馆,秦望碑,秦墟,秦汉子,秦弄玉,秦地,秦越肥瘠,秦祸,秦公子,秦分,秦成
| 词语 | 解释 |
|---|---|
| 秦越 | 秦越 qín yuè1.春秋时秦在西北﹐越居东南﹐相距极远。诗文中常并举以喻疏远隔膜﹐互不相关。 |
| 秦壁 | 秦壁 qín bì1.战国时秦军筑的防御工事。唐时名秦长垒。 |
| 秦醉 | 秦醉 qín zuì1.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言天帝在醉意蒙眬中赐缪公以秦境之地。后因以"秦醉"谓侥幸取得政权。 |
| 秦灰 | 秦灰 qín huī1.指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 2.指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 3.指秦始皇焚书之火。 |
| 秦秦 | 秦秦 qín qín1.犹蓁蓁。积聚的样子。 |
| 秦鬟妆镜 | 秦鬟妆镜 qín huán zhuāng jìng秦鬟:浙江的秦望山;妆镜:绍兴鉴湖。比喻山清水秀的风景区。 |
| 秦铜 | 秦铜 qín tóng1.秦镜的代称。 |
| 秦邮 | 秦邮 qín yóu1.今江苏省高邮县的别称。秦时于此筑台置邮亭﹐故名。 |
| 秦舞阳 | 秦舞阳 qín wǔ yáng1.战国时燕国勇士。 |
| 秦谶 | 秦谶 qín chèn1.预言秦国未来前景的谶书。 |
| 秦宫块砾 | 秦宫块砾 qín gōng kuài lì1.犹言秦宫金珠。 |
| 秦裘 | 秦裘 qín qiú1.指破旧的皮衣。 |
| 秦柱 | 秦柱 qín zhù1.犹秦弦。指秦国筝瑟之类的弦乐器。柱﹐瑟﹑筝等拨弦乐器架弦的码子。 |
| 秦轩 | 秦轩 qín xuān1.谓西轩。轩﹐有窗的长廊。 |
| 秦晋之匹 | 秦晋之匹 qín jìn zhī pī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 秦弦 | 秦弦 qín xián1.犹秦筝。 |
| 秦川 | 秦川 qín chuān1.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
| 秦帝女 | 秦帝女 qín dì nǚ/rǔ1.指秦穆公女弄玉。 |
| 秦穆公(?-前621) | 秦穆公(?-前621) qín mù gōng (?-qián 621)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德公子。在位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小国。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被晋军打败,转向西面发展,先后攻灭十二国,成为霸主。 |
| 秦楼谢馆 | 秦楼谢馆 qín lóu xiè guǎn旧指都城中的吃喝玩乐之所。 |
| 秦望碑 | 秦望碑 qín wàng bēi1.指秦始皇东游秦望山时所立的碑。 |
| 秦墟 | 秦墟 qín xū1.指秦人原先居住过而后已荒芜的地方。 |
| 秦汉子 | 秦汉子 qín hàn zǐ1.琵琶的别名。 |
| 秦弄玉 | 秦弄玉 qín nòng/lòng yù1.秦穆公女儿﹐字弄玉﹐善吹箫。 |
| 秦地 | 秦地 qín dì1.指秦国所辖的地域。 2.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
| 秦越肥瘠 | 秦越肥瘠 qín yuè féi jí秦:今陕西一带;越:今浙江一带;肥瘠:胖瘦。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
| 秦祸 | 秦祸 qín huò1.指秦始皇焚书事。 |
| 秦公子 | 秦公子 qín gōng zǐ1.指东汉王粲。 |
| 秦分 | 秦分 qín fēn/fèn1.秦隶。 |
| 秦成 | 秦成 qín chéng1.古时壮士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