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的组词

治常见的组词有:治乱兴亡,治印,治晩,治叙,治曶,治谱家传,治点,治下,治标不治本,治一经损一经,治藏,治职,治讼,治忽,治阿之宰,治略,治服,治弟,治具,治国安邦,治通,治水,治目,治辨,治疗,治凡,治令,治实,治所,治制

词语 解释
乱兴亡 治乱兴亡 zhì luàn xīng wáng安定、祸乱、振兴、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治印 zhì yìn1.篆刻,刻印章。
治晩 zhì wǎn1.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治叙 zhì xù1.亦作"治序"。 2.谓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
治曶 zhì hū/hù1.见"治忽"。
谱家传 治谱家传 zhì pǔ jiā chuán谱:治理的方案。管理方案只传给子孙。后形容父子兄弟作官都有政绩。
治点 zhì diǎn1.修改润色。
治下 zhì xià1.治理人民。 2.所管辖的范围之内。
标不 治标不治本 zhì biāo bù zhì běn治:治理;标:树梢,指事物枝节、表面。仅就显露在外面的毛病加以应急的处理,而不是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形容处理问题不彻底。
一经损一经 治一经损一经 zhì yī jīng sǔn yī jīng1.比喻顾此失彼。
治藏 zhì cáng/zàng1.保管。
治职 zhì zhí1.治理政务之职事。 2.处理职务。
治讼 zhì sòng1.陈诉请求和争讼。
治忽 zhì hū1.亦作"治曶"。 2.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孔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国魏阮籍《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宋叶适《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阿之宰 治阿之宰 zhì ē zhī zǎi治:治理。治理东阿的地方官。后泛指有才能,治理有方的官吏。
治略 zhì lüè1.施政的方略。
治服 zhì fú/fù1.办理丧事。 2.准备行装。 3.制服。
治弟 zhì dì/tì/tuí1.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
治具 zhì jù1.治国的措施。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2.备办酒食;设宴。 3.准备。
国安邦 治国安邦 zhì guó ān bāng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通 zhì tōng/tòng1.犹理顺通达。
治水 zhì shuǐ1.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治目 zhì mù1.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治辨 zhì biàn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治疗 zhì liáo1.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
治凡 zhì fán1.月计。核计一个月的会计文书。
治令 zhì líng/lǐng/lìng1.犹政令。
治实 zhì shí1.讲求实际。 2.指料理实事的才能。 3.核实。
治所 zhì suǒ1.古代地方长官的官署。
治制 zhì zhì1.治理国家的法度﹑体制。

治的二字词语

治的三字词语

聋酒

治的四字成语

乱兴亡 谱家传 阿之宰 国安邦 丝而棼 兵以信 外法权 乱扶危 郭安邦 乱安危

其他字的组词

㐅组词 风组词 尒组词 肚组词 泳组词 斑组词 殿组词 馍组词 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