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的组词
治常见的组词有:治繲,治令,治状,治公,治罪,治愈,治国安民,治经,治服,治装,治阿,治教,治墙,治礼,治叙,治丝益棼,治晩,治数,治身,治徒,治标,治市,治要,治生,治家,治统,治狱,治本,治蘠,治干
| 词语 | 解释 |
|---|---|
| 治繲 | 治繲 zhì xiè1.洗涤衣物。 |
| 治令 | 治令 zhì líng/lǐng/lìng1.犹政令。 |
| 治状 | 治状 zhì zhuàng1.施政的成绩。 |
| 治公 | 治公 zhì gōng1.处理公事。 |
| 治罪 | 治罪 zhì zuì1.依据法律给犯罪人以应得的惩处。 |
| 治愈 | 治愈 zhì yù1. 使恢复健康。如:在骨折完全治愈之前不要上班。 |
| 治国安民 | 治国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
| 治经 | 治经 zhì jīng1.研究经学。 |
| 治服 | 治服 zhì fú/fù1.办理丧事。 2.准备行装。 3.制服。 |
| 治装 | 治装 zhì zhuāng1.整理行装;准备行装。 2.装裱。 |
| 治阿 | 治阿 zhì ā/ē1.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
| 治教 | 治教 zhì jiào/jiāo1.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
| 治墙 | 治墙 zhì qiáng1.见"治蘠"。 |
| 治礼 | 治礼 zhì lǐ1.讲习礼仪。 2.司礼。 |
| 治叙 | 治叙 zhì xù1.亦作"治序"。 2.谓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 |
| 治丝益棼 | 治丝益棼 zhì sī yì fén治:整理;益:越发;棼:纷乱。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
| 治晩 | 治晩 zhì wǎn1.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
| 治数 | 治数 zhì shù/shǔ/shuò1.谓处理各种事务。 |
| 治身 | 治身 zhì shēn1.犹修身。 |
| 治徒 | 治徒 zhì tú1.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
| 治标 | 治标 zhì biāo1.谓对出现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谋求解决,仅对显露在外的枝节问题作应急处理。与"治本"相对。 |
| 治市 | 治市 zhì shì1.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治,通"司"。 |
| 治要 | 治要 zhì yào/yāo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 2.施政之要领。 3.施政之需求。 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
| 治生 | 治生 zhì shēng1.经营家业;谋生计。 2.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代。 |
| 治家 | 治家 zhì jiā/gū/jie1.持家;管理家事。 |
| 治统 | 治统 zhì tǒng1.治理国家的一脉相传的统系。 |
| 治狱 | 治狱 zhì yù1.审理案件。 |
| 治本 | 治本 zhì běn1.治国的根本措施。 2.谓处理事务从根本上着手。与"治标"相对。 |
| 治蘠 | 治蘠 zhì qiáng1.亦作"治墙"。 2.菊花别名。 |
| 治干 | 治干 zhì gān/gàn1.处理政务的干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