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的组词
医常见的组词有:医家,医流,医护,医疗,医生,医匠,医卜,医剂,医圣,医学伦理学,医疗体操,医士,医缓,医门,医学博士,医婆,医方,医嘱,医隐,医师,医王,医院,医巫,医理,医无闾,医话,医禳,医方明,医疗体育,医疗运动
词语 | 解释 |
---|---|
医家 | 医家 yī jiā/gū/jie1.医生。 2.指医学家。 |
医流 | 医流 yī liú1.指医生,医家。 |
医护 | 医护 yī hù1.治疗护理。 2.医生﹑护士的并称。 |
医疗 | 医疗 yī liáo1.医治。 2.疾病的治疗。 |
医生 | 医生 yī shēng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 |
医匠 | 医匠 yī jiàng1.犹医工。治病的人。 |
医卜 | 医卜 yī bǔ/bo1.医生和卜人。 2.医疗和卜筮。 |
医剂 | 医剂 yī jì1.药剂。 |
医圣 | 医圣 yī shèng1. 古代对医学上有极高成就的人的美称。 |
医学伦理学 | 医学伦理学 yī xué lún lǐ xué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学科。内容包括医学道德的意义和作用,医学道德规范,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医生、卫生部门与社会团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等。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为生命伦理学。 |
医疗体操 | 医疗体操 yī liáo tǐ/tī/bèn cāo辅助体操的一种。根据病伤和病人的特点以及医疗的要求,选用徒手或各种特殊器械进行的操练。如“五禽戏”、“练功十八法”等。 |
医士 | 医士 yī shì1.医生。 2.受过中等医学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负医疗责任的医务工作者。 |
医缓 | 医缓 yī huǎn1.春秋时秦国良医。 2.泛指良医。 |
医门 | 医门 yī mén1.犹医家。 |
医学博士 | 医学博士 yī xué bó shì1.官名。唐置,州府属官。 2.医学上的最高学位。由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按规定手续授予。 |
医婆 | 医婆 yī pó1.在宫廷中供职的女医务人员。 |
医方 | 医方 yī fāng1.医生和方士。 2.医术,医道。 3.医书;医疗处方。 |
医嘱 | 医嘱 yī zhǔ1.医师根据病情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
医隐 | 医隐 yī yǐn/yìn1.退隐为医的人。 |
医师 | 医师 yī shī1.古代执掌医务的官。 2.医生。今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
医王 | 医王 yī wáng1.医术极精的人。多用以比喻诸佛或高僧等。 |
医院 | 医院 yī yuàn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主要任务并设有病房的医疗机构。包括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各种诊断治疗辅助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可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 |
医巫 | 医巫 yī wū1.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 |
医理 | 医理 yī lǐ1.医学道理或理论。 |
医无闾 | 医无闾 yī wú lǘ1.即医巫闾山。 |
医话 | 医话 yī huà1.中医的随笔记录。内容记载读书体会﹑临症心得﹑学术评论﹑见闻掌故等。清陆以湉撰有《冷庐医话》,王士雄撰有《潜斋医话》。 |
医禳 | 医禳 yī ráng1.用向鬼神祈祷的方法解除病痛。 |
医方明 | 医方明 yī fāng míng1.[梵文cikits?-vidy?]医学学科。古印度学生所习五明之一。 |
医疗体育 | 医疗体育 yī liáo tǐ/tī/bèn yù也称“体育医疗”。运动医学名词。指采取体育手段或机体功能锻炼的方法预防、治疗疾病,矫正体格缺陷和改善生理功能的一种主动的、全身的、自然的疗法。有气功、导引以及各种专门的医疗体操、运动和自然力锻炼等。急性疾病不宜进行医疗体育。 |
医疗运动 | 医疗运动 yī liáo yùn dòng运动医学名词。医疗体育手段之一。指以运动为手段防治疾病,矫正体格缺陷和改善生理功能的一种疗法。如太极拳、慢跑、爬山、游泳及简易球戏等。运动量较医疗体育大。适宜于慢性病患者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