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组词
铁常见的组词有:铁精,铁人,铁殳,铁伐,铁搭,铁响板,铁拐李,铁线,铁芯损耗,铁器,铁木,铁册军,铁纱帽,铁耙,铁牢,铁纱,铁骊,铁杠,铁锈,铁线莲,铁肩,铁臂,铁面枪牙,铁柱,铁丝网,铁色,铁索桥,铁钱,铁将军把门,铁鞋踏破
| 词语 | 解释 |
|---|---|
| 铁精 | 铁精 tiě jīng1.铁的精华﹐纯铁。 |
| 铁人 | 铁人 tiě rén1.铜铸的人像。 2.形容坚毅勇武的人。 3.特指大庆油田工人的英雄代表王进喜(1923-1970)。甘肃玉门人。1938年在玉门油矿当徒工。建国后任钻井队队长。1960年春﹐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工作奋勇顽强﹐被群众誉为"铁人"。 4.泛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模范。 |
| 铁殳 | 铁殳 tiě shū1.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
| 铁伐 | 铁伐 tiě fá1.复姓。晋时赫连勃勃称大夏天王﹐自谓帝王系天之尊﹐非其正统者﹐不可与之同姓﹐因号其支庶为铁伐氏。 |
| 铁搭 | 铁搭 tiě dā1.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
| 铁响板 | 铁响板 tiě xiǎng bǎn1.即铁板。 |
| 铁拐李 | 铁拐李 tiě guǎi lǐ又名“李铁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原名李玄。相传遇太上老君而得道。曾神游华山,肉身误为徒弟火化,遂借一饿死者的尸体还魂。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所持铁杖,一说为西王母所授,一说为他自己用水喷竹杖而成。 |
| 铁线 | 铁线 tiě xiàn1.细铁丝。 |
| 铁芯损耗 | 铁芯损耗 tiě xīn/xìn sǔn hào简称“铁耗”,又称“磁芯损耗”、“激励损耗”。磁性材料中由于存在交变或脉动磁场而引起的功率损耗。以热的形式表现。分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两部分。 |
| 铁器 | 铁器 tiě qì1.铁制的物品:尤指家庭日用铁器(如烹调用器皿或刀叉餐具)。 |
| 铁木 | 铁木 tiě mù1.泛指用铁或木制成的刑具。 2.桄榔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桄榔子》。 |
| 铁册军 | 铁册军 tiě cè jūn1.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功臣的护卫兵。 |
| 铁纱帽 | 铁纱帽 tiě shā mào1.比喻稳固的官职。 |
| 铁耙 | 铁耙 tiě bà/pá1.钉耙。用于翻土﹑碎土及平整地面的农具。由耙齿和柄构成。 |
| 铁牢 | 铁牢 tiě láo1.监狱。铁﹐喻其禁锢严密。 |
| 铁纱 | 铁纱 tiě shā1.用细铁丝纵横交错编结成的网状物。多用来做纱窗﹑纱门。 |
| 铁骊 | 铁骊 tiě lí1.黑色的马。 |
| 铁杠 | 铁杠 tiě gàng/gāng1.体操运动器械的一种。通称单杠。 |
| 铁锈 | 铁锈 tiě xiù1.在生铁上形成的一种多孔性硬质外皮,尤指在受潮时受到化学变化,主要由水化氧化铁构成,但常含有某些氧化铁,有时含碳酸铁和硫化铁。 |
| 铁线莲 | 铁线莲 tiě xiàn lián1.植物名。也称转子莲。毛茛科。木质藤本﹐叶对生﹐夏季开花﹐或青紫色﹐或白色。为野生美丽花卉之一﹐根可入药。 |
| 铁肩 | 铁肩 tiě jiān1.比喻勇于承担重任的强者。 |
| 铁臂 | 铁臂 tiě bì/bei1.坚强有力的手臂。 |
| 铁面枪牙 | 铁面枪牙 tiě miàn qiāng yá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
| 铁柱 | 铁柱 tiě zhù1.铁铸的柱子。 2.即柱卷。语出《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刘昭注引荀绰《晋百官表》﹕"铁柱﹐言其厉直不曲桡。" |
| 铁丝网 | 铁丝网 tiě sī wǎng1.用铁丝固定在桩上而构成的障碍物。用以阻止敌兵前进和保护禁区﹑仓库及建筑工地等。 |
| 铁色 | 铁色 tiě sè/shǎi1.像铁一样的颜色。 2.形容严峻的神色。 |
| 铁索桥 | 铁索桥 tiě suǒ qiáo1.用铁链组成的桥。通常指大渡河铁索桥﹐又名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上。清康熙年间建成。古为川康间交通要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为强渡大渡河而勇夺此桥。桥净跨长100米﹐净宽2.8米。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
| 铁钱 | 铁钱 tiě qián1.古代用铁铸成的钱币。始于汉代公孙述。南朝梁武帝时又铸铁五铢。五代﹑宋和清代亦铸造过铁钱。铁钱的铸造﹐标志货币贬值。 |
| 铁将军把门 | 铁将军把门 tiě jiāng/jiàng jūn bǎ/bà mén1.俗语。谓门外加锁。 |
| 铁鞋踏破 | 铁鞋踏破 tiě xié tà pò比喻长途跋涉,到处寻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