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的拼音、解释、组词
慎的基本解释:
1 小心,当心:谨~。不~。~重(zhòng )。~言。~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2 姓。
慎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丨,一,丨,丨,𠃍,一,一,一,一,ノ,丶
点,点,竖,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撇,点
-
1 丶
点
-
2 丶
点
-
3 丨
竖
-
4 一
横
-
5 丨
竖
-
6 丨
竖
-
7 𠃍
横折
-
8 一
横
-
9 一
横
-
10 一
横
-
11 一
横
-
12 ノ
撇
-
13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小心、细心。如:「谨慎」、「慎重」。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小心。【例】谨慎、慎重、谨言慎行
2. 切、千万。与「勿」、「无」、「毋」等连用,表示吩咐告诫。【例】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小心。如:「谨慎」。《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2. 重视。《荀子.彊国》:「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
3. 与「勿」、「无」、「毋」等连用,表示吩咐告诫的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4. 姓。如晋代有慎修。
详细解释
慎[shèn]
〈形〉
【本义】:谨慎;慎重
【造字法】:形声。从心,真声。
1 同本义 ([En.] prudent;careful;cautious)
【引】
1 《说文》:慎,谨也。
2 《尔雅》:慎,诚也。
3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4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5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6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7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8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例】
又如:审慎(周密而谨慎);失慎(疏忽);慎独(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不可有越礼非分的念头);慎刑(谨于用刑);慎行(行为谨慎);慎言慎行(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慎缄(小心谨慎,不说或少说话);慎小谨微(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2 警惕 ([En.] be on the alert)
【引】
1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例】
又如:慎微(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
慎[shèn]
〈副〉
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英】:be sure to)
【引】
1 杜甫《潼关吏》:慎勿学哥舒。
2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慎[shèn]
〈动〉
1 通“顺”( shùn)。顺从,顺应;遵循,依顺 ([En.] follow)
【引】
1 《墨子·天志中》: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2 《管子·任法》:夫侵主而产怨,此失君之所慎也。
3 《荀子·仲尼》: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
4 《吕氏春秋·勿躬》:百官慎职,而莫敢愉綖。
5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
6 《淮南子·缪称》:媚兹一人,应侯慎德。
【例】
又如:慎比(顺从亲近);慎产(顺其求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