汃的拼音、解释、组词
汃的基本解释:
古代西极水名。
汃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ノ,㇏
点,点,提,撇,捺
-
1 丶
点
-
2 丶
点
-
3 ㇀
提
-
4 ノ
撇
-
5 ㇏
捺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形容波涛相激荡的声音。《文选.张衡.南都赋》:「流湍投濈,砏汃輣轧。」唐.李善.注:「砏汃輣轧,波相激之声也。」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獠江息澎汃,戍寒绝朝乘。」
2. 古代传说中西方极远处的河川。《说文解字.水部》:「汃,西极之水也」。
3. 古代西方极远的国家。《说文解字.水部》:「汃,《尔雅》曰:『西至汃国,谓四极。』」《广韵.平声.真韵》:「汃,西方极远之国。」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传说中西方极远处的河川。《说文解字.水部》:「汃,西极之水也」。
名词 古代西方极远的国家。《说文解字.水部》:「汃,《尔雅》曰:『西至汃国,谓四极。』」《广韵.平声.真韵》:「汃,西方极远之国。」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西極之水也。从水八聲。《爾雅》曰:“西至汃國,謂四極。”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西極之水也。从水八聲。《爾雅》曰:“西至汃國,謂四極。”府巾切
注解
『从水,八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水】为形旁,【八】为声旁。
【汃】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八聲』,即形声字中【八】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府巾』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汃】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氵 八”。
【汃】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一, 水部, 现代部首为氵, 笔画为5画。
【汃】字异体字:豳 。
《说文解字》注解
(汃)西極之水也。从水。八聲。府巾切。十二部。爾雅曰。西至於汃國。謂之四極。釋地曰。東至於大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鉛。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釋文。邠本或作豳。說文作汃、同。彼貧反。案汃之作豳。聲之誤也。作邠則更俗矣。而可證唐以前早有以邠代豳者。許意西極汃國必以汃水得名。言水必先汃。與邑部言地先鄯善。皆自西而東。如禹貢之先弱水、黑水也。許不以溺水先於河者、水莫尊於河與江也。南都賦。砏汃輣軋。李善汃音八。引埤蒼汃、大聲也。此假借別爲一義。其音亦可讀如邠。砏汃曡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