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的拼音、解释、组词
啸的基本解释:
1 撮口作声,打口哨:~歌(吟咏)。~傲。~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山林”)。呼~。仰天长~。
2 动物拉长声叫:虎~。猿~。
3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北风呼~。海~。
4 飞机或子弹掠过时发出的声音:飞机尖~着冲上蓝天。炮弹呼~而过。
啸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𠃍,一,一,丨,ノ,丨,ノ,丶
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𠃍
横折
-
5 一
横
-
6 一
横
-
7 丨
竖
-
8 ノ
撇
-
9 丨
竖
-
10 ノ
撇
-
11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嘴巴出气作声,类似吹口哨。如:「仰天长啸」。
2. 动物拉长声音吼叫。如:「猿啸」、「龙吟虎啸」。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撮口吹出声音,或发出悠长高昂的声响。【例】呼啸、仰天长啸
2. 鸟类、野兽长声鸣叫。【例】虎啸、猿啸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撮口吹出声音、或发出高昂悠长的声响。《诗经.召南.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唐.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 鸟类野兽长声鸣叫。如:「虎啸」、「猿啸」。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既熟,啸呼群萃,然后食衎衎焉。」宋.陆游〈春夜读书感怀〉诗:「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3. 呼唤、号召。如:「啸聚」。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五首之二:「凫鹄啸俦侣,荷芰始参差。」《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伏念败,乃啸亡散,保总材山,又治黑沙城。」
4. 人为或自然所发出高亢宏大的声响。如:「风啸」。
详细解释
啸
嘨 xiào
〈动〉
【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造字法】:形声。从口,肃声。
1 同本义 ([En.] whistle)
【引】
1 《说文》:啸,吹声也。
2 《诗·召南·江有汜》:其嘨也歌。
3 《礼记·内则》:不嘨不指。
4 《封氏闻见记》: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
5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
6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俯仰啸歌。
7 明· 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8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倚修木而啸。
【例】
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2 呼召,号召 ([En.] call)
【引】
1 《匡缪正俗》:嘨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
2 《楚辞》: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例】
又如:啸引;啸召(呼唤;召唤);啸合(召唤聚集);啸侣(呼叫同类;召唤同伴);啸侣命俦(召唤同伴);啸命(高声命令)
3 鸟兽等的长声鸣叫 ([En.] howl;roar)
【引】
1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虎啸猿啼。
2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乳虎啸谷。
【例】
又如:鸟啸;啸萃(鸣叫而聚集);啸吼(长声吼叫);啸风(呼风);风嘶雨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