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的拼音、解释、组词
隧的基本解释:
1 道路,特指门内当中的路。
2 郊外的地方:“鲁人三郊三~”。
3 古同“燧”,边塞设置的守望烽火的亭子。
4 〔~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亦称“隧洞”。
5 旋转:“若磨石之~”。
隧的笔顺/笔顺名
㇌,丨,丶,ノ,一,ノ,㇁,ノ,ノ,ノ,丶,丶,㇋,㇏
横撇弯钩,竖,点,撇,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
1 ㇌
横撇弯钩
-
2 丨
竖
-
3 丶
点
-
4 ノ
撇
-
5 一
横
-
6 ノ
撇
-
7 ㇁
弯钩
-
8 ノ
撇
-
9 ノ
撇
-
10 ノ
撇
-
11 丶
点
-
12 丶
点
-
13 ㇋
横折折撇
-
14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贯穿山岭或地底的通道。如:「隧道」。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地下通道。【例】隧道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墓道。《玉篇.阜部》:「隧,墓道也。」唐.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猗欤琢石为二碑,一藏幽隧一临歧。」
2. 地下通道。《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3. 通路、要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初,陈侯会楚子伐郑,当陈隧者井堙木刊。」《礼记.曲礼上》:「升降不由阼阶,出入不当门隧。」
4. 古代边塞上守烽火的亭子。通「燧」。《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更以婆娑。」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
5. 挖掘地道。《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
详细解释
隧[suì]
〈名〉
【本义】:墓道,古墓中运送棺材到墓室的通道
【造字法】:形声。从阜( fù),遂声。阜指土山,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
1 同本义 ([En.] aisle leading to the coffin chamber of an ancient tomb)
【引】
1 《周礼·冢人》:以度为丘隧。
2 《南史·豫章文献王嶷传》:上数幸嶷第, 宋长宁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家墓内寻人。
【例】
又如:隧户(墓道的门);隧口(墓道的入口处)
2 地道 ([En.] tunnel)
【引】
1 《左传·隐公元年》: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请隧弗许。 注:“阙地通路曰隧。”
【例】
又如:隧洞(隧道);隧埒(深沟与高墩);隧炭(填在隧道中的炭)
3 车辆或人畜通行的道路 ([En.] road)
【引】
1 《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
2 《庄子·马蹄》:山无蹊隧。
3 《左传·襄公十八年》:连大车以塞隧。
4 《礼记·曲礼上》:出入不当门隧。
4 人体血气津液等运行分泌的通道 ([En.] channel in the body)
【引】
1 《素问》: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5 钟上受敲击而洼下的地方 ([En.] stricken point of a clock)
【引】
1 《周礼》:凫氏为钟…于上之攠谓之隧。
6 通“遂”。远郊之地 ([En.] suburbs)
【引】
1 《史记》:鲁人三郊三隧。
7 周代郊外的一种行政区划。五县为隧 ([En.] five counties)
【引】
1 《左传》: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
【例】
又如:隧正(一隧之长)
8 通“燧”。烽火亭 ([En.] beacon tower)
【引】
1 《汉书·西域传下》:欲起亭隧。
2 《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3 《汉书·匈奴传赞》:修障隧备塞之具。
隧[suì]
〈动〉
1 旋转 ([En.] turn)
【引】
1 《庄子》:若磨石之隧。
2 钻进地道,钻洞 ([En.] bore)
【引】
1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