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yǒng 部首 笔画13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JCEH

蛹的基本解释:

1 完全变态的昆虫从幼虫过渡到成虫时的一种形态:蚕~。~化。~卧(蚕蛹蜷伏茧中,喻隐居)。

蛹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丨,㇀,丶,乛,丶,丨,㇆,一,一,丨

竖,横折,横,竖,提,点,横撇/横钩,点,竖,横折钩,横,横,竖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昆虫成长过程中,由幼虫变为成虫之前所经历一段不动不食、其状如死的状态。如:「蚕蛹」、「破蛹而出」。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昆虫成长过程中,由幼虫变为成虫之前所经历一段不动不食、其状如死的形体状态。【例】蚕蛹、破蛹而出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昆虫类的幼虫,长成至一定阶段,即不动不食,其状如死,形体发生变化,多为枣核形状,于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变为成虫。

详细解释

蛹[yǒng]

[名]

1 动物学名词。指完全变态的昆虫 ([En.] pupa)

【引】

1 《说文》:蛹,茧虫也。从虫,甬声。 按,凡虫成茧后,体在中曰蛹,蚕其一也。

2 亦指蚕蛹

【引】

1 《荀子·蚕赋》:蛹以为母,蛾以为父。

【例】

又如:蛹卧(蚕蛹蜷伏茧中。比喻隐居不出);蛹壳(蛹羽化后剩下的外壳);蛹期(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在幼虫变化成蛹、蛹变为成虫以前的一段时期)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繭蟲也。从虫甬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繭蟲也。从虫甬聲。余隴切

注解

『从虫,甬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虫】为形旁,【甬】为声旁。

【蛹】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甬聲』,即形声字中【甬】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余隴』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蛹】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虫、甬声。

【蛹】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虫 甬”。

【蛹】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三, 虫部, 现代部首为虫, 笔画为13画。

【蛹】字异体字:。

《说文解字》注解

(蛹)繭蟲也。按許於繭曰蠶衣也,於絲曰蠶所吐也,於蠶曰任絲蟲也。於曰蠶化飛也。蛹之爲物,在成繭之後,化之前,非與蠶有二物也。立文不當曰繭蟲,當曰繭中蠶也,乃使先後如貫珠然。疑轉寫必有譌亂。从虫甬聲。余隴切。九部。

蛹字组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