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的拼音、解释、组词
雅的基本解释:
1 正规的,标准的:~言。~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jiào )。~兴(xìng )。~座。~俗。
3 平素,素来:~爱。~善鼓琴。
4 极,甚:~以为美。~不欲为。
5 交往:无一日之~。
6 酒器名:~量(liàng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
8 古同“鸦”,乌鸦。
雅的笔顺/笔顺名
一,ㄥ,亅,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横,撇折,竖钩,撇,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
1 一
横
-
2 ㄥ
撇折
-
3 亅
竖钩
-
4 ノ
撇
-
5 ノ
撇
-
6 丨
竖
-
7 丶
点
-
8 一
横
-
9 一
横
-
10 一
横
-
11 丨
竖
-
12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风格高尚的,不俗的。如:「高雅」、「雅兴」、「文雅」。
2. 交情、情谊。如:「一面之雅」。
3. 正。如:「雅言」、「雅乐」。
4. 恳求他人教正的敬词。如:「雅教」、「雅正」。
5. 诗经体裁之一。在天子、诸侯朝会宴饮时歌诵。分为大雅、小雅。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诗经》体裁之一。于天子诸侯朝会宴飨时歌诵。有大雅、小雅之分。【例】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体裁。
2. 合乎标准、规范的。【例】雅言
3. 高尚的、不俗的。【例】优雅、典雅、雅室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诗经》体裁之一。于天子诸侯朝会宴飨时歌诵。有〈大雅〉、〈小雅〉之分。
2. 交情、情谊。《汉书.卷八五.谷永传》:「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我与君交虽不深,然幼年曾有同窗之雅。」
3. 姓。如明代有雅琥。
4. 正。《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5. 高尚的、不俗的。汉.王充《论衡.四讳》:「夫田婴俗父;而田文雅子也。」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6. 美好。《文选.陆云.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之一》:「雅步擢纤腰,巧笑发皓齿。」《北史.卷三三.李顺传》:「希远弟希宗,字景玄。性宽和,仪貌雅丽,有才学。」
7. 向来。《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
8. 很、甚。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镕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聊斋志异.卷一.青凤》:「孝儿亦倜傥,倾吐间,雅相爱悦。」
9. 对他人的敬称。如:「雅教」、「雅鉴」、「雅穆」。
10. 一种鸟。即鸦。《说文解字.隹部》:「雅,楚乌也。……秦谓之鸦。」
详细解释
雅[yǎ]
〈形〉
【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
【造字法】:形声。从隹,牙声。从隹( zhuī),与鸟有关。( yā)
1 正确;合乎规范 ([En.] correct,right;standard)
【引】
1 《毛诗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2 《史记·三王世家》:文章尔雅。 索隐:皆训正也。
3 《风俗通·声音》:雅之为言正也。
4 《白虎通·礼乐》:雅者,古正也。 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諝,后又借雅为諝也。风,讽也。雅,諝也,颂,诵也。此四始之本字。
5 辞令就得谓之雅。
6 《荀子·荣辱》:君子安雅。 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7 诸葛亮《出师表》:察纳雅言。
【例】
又如:雅道(正道,大道);雅音(正音);雅算(正确的决策);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2 高尚;美好 ([En.] fine;refined;elegant)
【引】
1 《史记·张耳陈馀传》:张耳雅游。
2 《汉书·张禹传》:忽忘雅素。
3 《陆云诗》:雅步擢纤腰。 注:“闲雅谓妖丽也。”
4 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
【例】
又如:雅操(称弹奏乐曲高雅精妙);雅望(美好的愿望);雅篇(优美的篇章);雅像(雅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坐(文静地坐着);雅人深致(风雅的人有深远的意趣);雅俗(雅士与俗人);雅客(高雅的客人)
3 尊敬他人的敬辞 ([En.] your)。
【例】
如:雅饬(对别人告诫的敬称);雅诲(尊称别人的教诲);雅命(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之事)
雅[yǎ]
〈副〉
1 素常;向来 ([En.] often)
【引】
1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予雅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叹。
2 《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例】
又如:雅好(平素所喜好);雅志(平素的志向);雅尚(平素的喜好);子所雅;善雅鼓琴
2 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En.] very)
【引】
1 《明史》:帝雅重瑞名。
【例】
又如:雅重(甚为敬重)
雅[yǎ]
〈名〉
1 平素的交情 ([En.] friendship)
【引】
1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
【例】
又如:同朝之雅;同寅之雅;雅素(故旧的情谊);雅故(故交,旧友)
2 《诗经》中六义之一 ([En.] a section in The Book of Songs consisting of dynastic hymns)
【引】
1 《诗序》: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2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 郑樵《通志》总序
3 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 ([En.] standard book)
【引】
1 《释名》:《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
【例】
又如:《尔雅》;《广雅》;《通雅》
4 姓
5 另见 yā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从隹牙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从隹牙聲。五下切。又,烏加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鴉,非是。
注解
(雅)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楚烏、烏屬。其名楚烏。非荆楚之楚也。鳥部曰。、卑居也。卽此物也。酈善長曰。按小爾雅。純黑返哺謂之慈烏。小而腹下白、不返哺者謂之雅烏。爾雅曰。鸒斯、卑居也。孫炎曰。卑居、楚烏。犍爲舍人以爲壁居。說文謂之雅。莊子曰雅賈。馬融亦曰賈烏。按卑居之爲壁居。如史記卑耳之山卽齊語壁耳之山。卑壁同十六部。卑俗作鵯、音匹。非也。雅之訓亦云素也。正也。皆屬假借。从隹。牙聲。五下烏加二切。古音在五部。
《说文解字》注解
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鴉,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