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的拼音、解释、组词
很的基本解释:
1 甚,非常,表示程度加深:~快。~好。
2 同“ 狠 ”,凶恶。
3 古代指争讼:“~无求胜”。
很的笔顺/笔顺名
ノ,ノ,丨,𠃍,一,一,𠄌,ノ,㇏
撇,撇,竖,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
1 ノ
撇
-
2 ノ
撇
-
3 丨
竖
-
4 𠃍
横折
-
5 一
横
-
6 一
横
-
7 𠄌
竖提
-
8 ノ
撇
-
9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非常,表示程度高。如:「很冷」、「很好」。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甚、非常,表示程度高。【例】这场午后雷阵雨很快就停了。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甚、非常,表示程度高。如:「雨很快就停了。」、「他很喜欢看书。」、「这主意很好。」
2. 凶暴、残戾。《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太子痤美而很。」《淮南子.主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很而无让。」
3. 纷争、争讼。《礼记.曲礼上》:「很毋求胜,分毋求多。」汉.郑玄.注:「很,阋也。谓争讼也。」
4. 违逆。《国语.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三国吴.韦昭.注:「很,违也。」
详细解释
很[hěn]
[动]
【本义】:违逆,不听从
【造字法】:形声。从彳( chì),艮( gèn)声。
1 同本义 ([En.] disobey)
【引】
1 《说文》:很,不听从也。
2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美而很。 服注:“戾不从教。”
3 《国语·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
【例】
又如:很子(忤逆的儿子);很忤;很触(违犯(【英】:禁令));很人(执拗乖戾的人);很很(刚愎貌);很刚(暴戾);很恣(乖戾恣肆);很恶(暴戾凶恶);很愎(犹刚愎)
2 争斗;争讼 ([En.] struggle)
【引】
1 《礼记·曲礼》: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3 狠命 ([En.] try to one's utmost)。
【例】
如:很命;很力(狠命用力)
很[hěn]
[形]
1 凶恶,残忍;暴戾,乖戾。假借为“狠” ([En.] cruel)
【引】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大子痤美而很。 杜预注:很,今俗作狠。心狠毒。
2 《韩非子·亡徵》:很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
3 《史记·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使者,皆斩之。
4 《风俗通义·过誉》:进退自由,傲很天常,若无君父。
5 《风俗通义·愆礼》:而顾私恩,傲很自遂。
【例】
又如:很心(心肠残忍);很毒(凶狠毒辣);很刻(狠毒忌刻);很戾(凶暴乖戾);很鸷(凶狠阴险)
很[hěn]
[副]
非常,甚,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或达到一个相当的范围 (【英】:very)。
【例】
如:太阳很高;很清楚;很热;很近;很富;很喜欢;很感激;很想去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不聽从也。一曰行難也。一曰盭也。从彳𥃩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不聽从也。一曰行難也。一曰盭也。从彳聲。胡懇切
注解
『从彳,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彳】为形旁,【】为声旁。
【很】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聲』,即形声字中【】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胡懇』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很】字本义为违逆,不听从。
【很】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彳、艮声。
【很】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彳 艮”。
【很】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二, 彳部, 现代部首为彳, 笔画为9画。
【很】字异体字:佷 哏 詪 狠。
《说文解字》注解
(很)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从彳聲。胡切。十三部。一曰盭也。盭,弼戾也。韵會無此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