䶦的拼音、解释、组词
䶦的基本解释:
1 牙齒整齊,上下密合。
2 嚙。
䶦的笔顺/笔顺名
-
1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齒相值也。一曰齧也。从齒責聲。《春秋傳》曰:“晳䶦。”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齒相值也。一曰齧也。从齒責聲。《春秋傳》曰:“晳䶦。”士革切
注解
『从齒,責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齒】为形旁,【責】为声旁。
【䶦】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責聲』,即形声字中【責】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士革』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䶦】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齒 責”。
【䶦】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二, 齒部, 现代部首为齊, 笔画为26画。
【䶦】字异体字:齰。
《说文解字》注解
(䶦)齒相値也。今左傳作幘。譌字也。古無幘。則述傳時無此字也。杜云。齒上下相値也。按謂上下齒整齊相對。詩所云如瓠屖。从齒。責聲。士革切。十六部。一曰齧也。别一義。春秋傳曰。皙䶦。定九年文。按皙謂人色白。與䶦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