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的拼音、解释、组词
珊的基本解释:
1 〔~瑚〕由一种叫珊瑚虫的腔肠动物的外骨骼聚集而成。用“珊瑚”喻珍奇之物或人才,如“铁网~~”(喻搜罗珍奇之物或人才)。
2 〔~~〕a.形容衣裙玉佩的声音;b.摇曳多姿的样子。
珊的笔顺/笔顺名
一,一,丨,㇀,ノ,㇆,ノ,㇆,一
横,横,竖,提,撇,横折钩,撇,横折钩,横
-
1 一
横
-
2 一
横
-
3 丨
竖
-
4 ㇀
提
-
5 ノ
撇
-
6 ㇆
横折钩
-
7 ノ
撇
-
8 ㇆
横折钩
-
9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珊瑚:海底动物珊瑚虫在暖海中共营生活,所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结成形状像树的样子,经加工后可做成各种饰品。
2. 珊瑚礁:造礁珊瑚和珊瑚虫骨骼所凝结成的坚固如岩的礁石,大多出现在热带及副热带的边缘海域。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珊瑚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参见「珊瑚」条。
详细解释
珊
珊 shān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从玉,刪省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从玉,刪省聲。穌干切
注解
『从玉,刪省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玉】为形旁,【刪】为声旁。
【珊】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刪省聲』,即形声字中【刪】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穌干』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珊】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王、册声。
【珊】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王 册”。
【珊】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一, 玉部, 现代部首为王, 笔画为9画。
【珊】字异体字: 。
《说文解字》注解
(珊)珊瑚、逗。色赤。生於海。廣韻引。生海中而色赤也。或生於山。廣雅珊瑚爲珠類。故次於此。上林賦注曰。珊瑚生水底石邊。大者樹高三尺餘。枝格交錯。無有葉。石部曰。上摘山巖空靑珊瑚陊之。珊瑚有靑色者。或云。赤爲珊瑚。靑爲琅玕。从王。刪省聲。穌干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