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zhì 部首 笔画11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PWGF

窒的基本解释:

1 阻塞不通:~息。~塞。~闷。

窒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乛,ノ,丶,一,ㄥ,丶,一,丨,一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撇折,点,横,竖,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阻塞。如:「窒息」、「窒碍不通」。

2. 抑制。如:「惩忿窒欲」。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阻塞。【例】窒息、窒碍不通

2. 抑制。【例】惩忿窒欲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阻塞、充填。如:「窒息」。《吕氏春秋.季秋纪.季秋》:「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下流壅则上溢,上源窒则下枯。」

2. 抑制、停止。《易经.损卦.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

详细解释

窒[zhì]

〈动〉

【本义】:阻塞,不通

【造字法】:形声。从穴,至声。洞穴狭小阻塞,故从穴。

1 同本义 ([En.] obstruct)

【引】

1 《说文》:窒,塞也。

2 《易·讼》:有孚窒。 虞注:“塞止也。”

3 《吕氏春秋·尽数》: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鼻则为鼽为窒。 注:“不通也。”

4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

【例】

又如:窒塞;窒阂(闭塞,阻隔)

2 抑止住使不发泄 ([En.] suppress)

【引】

1 《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例】

又如:窒抑(阻遏;抑制);窒欲(抑制欲望);窒滞(阻碍);窒沮(阻滞);窒郁(抑郁;沉闷);窒士(不得志的文人)

窒[zhì]

〈名〉

1 障碍物 ([En.] obstacle)

【引】

1 《丞相答刺罕赠谥制》:有窒皆通。

【例】

又如:窒烦(排除烦乱的心情)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塞也。从穴至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塞也。从穴至聲。陟栗切

注解

『从穴,至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穴】为形旁,【至】为声旁。

【窒】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至聲』,即形声字中【至】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陟栗』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窒】字本义为阻塞,不通。

【窒】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穴、至声。

【窒】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穴 至”。

【窒】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七, 穴部, 现代部首为穴, 笔画为11画。

《说文解字》注解

(窒)也。各本譌塞。今正。、窒也。見㠭部。此二字互訓也。之隷體爲。土部曰。塞、隔也。部曰。隔、塞也。塞於義不爲窒。邊塞其本義也。自用塞爲塡字。而廢矣。且有讀爲罅者。則愈失其本音本義矣。說詳㠭部。釋言、豳傳皆曰。窒、塞也。从穴。至聲。陟栗切。十二部。魯論語以室爲窒。

窒字组词

碍难行 隙蹈瑕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