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的拼音、解释、组词
匙的基本解释:
1 舀汤用的小勺子(亦称“调(tiáo )羹”):汤~。茶~。
匙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一,一,丨,一,ノ,㇏,ノ,乚
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撇,竖弯钩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一
横
-
5 一
横
-
6 丨
竖
-
7 一
横
-
8 ノ
撇
-
9 ㇏
捺
-
10 ノ
撇
-
11 乚
竖弯钩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取汤用的勺子。如:「汤匙」。
2. 形状与作用如汤匙的器具。如:「药匙」、「茶匙」。
3. 钥匙:开锁的器具。如:「大门的钥匙」。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舀取流质物体的饮食用具。【例】汤匙、茶匙 △调羹、匙子
2. →钥匙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舀取流质液体的饮食用具。俗称为「调羹」。如:「汤匙」、「茶匙」。也称为「匙子」。
2. 姓。如明代有匙广。
3. 参见「钥匙」条。
详细解释
匙[chí]
〈名〉
【本义】:古时盛食物的器具。后来的茶匙、汤匙,即由它演变而来
【造字法】:形声。从匕( bǐ),是声。“匕”食器。
1 同本义。今叫调羹 ([En.] spoon)。
【例】
如:婴儿匙;汤匙;茶匙
2 姓
3 另见 shi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是支切【集韻】【韻會】常支切【正韻】辰之切,是平聲。【說文】匕也。从匕,是聲。【蔡襄茶錄】茶匙要擊拂有力。
又鑰匙。【黃庭經】玉匙金鑰常完堅。
又通作鍉。【後漢·隗囂傳】侍奉盤錯鍉,割牲而盟。【集韻】或作㮛,亦作㔭。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从匕,是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匕】为形旁,【是】为声旁。
【匙】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是聲』,即形声字中【是】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是支』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匙】字本义为古时盛食物的器具。后来的茶匙、汤匙,即由它演变而来。
【匙】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匕、是声。
【匙】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是 匕”。
【匙】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八, 匕部, 现代部首为匕, 笔画为11画。
【匙】字异体字:㔭 㮛 䈕 。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匕也。从匕是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匕也。从匕是聲。是支切
注解
『从匕,是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匕】为形旁,【是】为声旁。
【匙】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是聲』,即形声字中【是】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是支』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匙】字本义为古时盛食物的器具。后来的茶匙、汤匙,即由它演变而来。
【匙】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匕、是声。
【匙】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是 匕”。
【匙】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八, 匕部, 现代部首为匕, 笔画为11画。
【匙】字异体字:㔭 㮛 䈕 。
《说文解字》注解
(匙)匕也。方言曰。匕謂之匙。蘇林注漢書曰。北方人名匕曰匙。玄應曰。匕或謂之匙。今江蘇所謂匙、湯匙也。亦謂之調羹。實則古人取飯、載牲之具。其首葢銳而薄。故左傳矢族曰匕。昭卄六年傳是也。劍曰匕首。周禮桃氏注是也。亦作鍉。玄應曰。方言作㮛。从匕。是聲。是支切。十六部。地理志朱提縣讀如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