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的拼音、解释、组词
垢的基本解释:
1 污秽,脏东西: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2 同“ 诟 ”。
垢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ノ,ノ,一,丨,𠃍,一
横,竖,提,撇,撇,横,竖,横折,横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
提
-
4 ノ
撇
-
5 ノ
撇
-
6 一
横
-
7 丨
竖
-
8 𠃍
横折
-
9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污脏的东西。如:「油垢」、「齿垢」、「污垢」、「尘垢」、「藏污纳垢」。
2. 耻辱。如:「含垢偷生」。
3. 不干净的。如:「蓬头垢面」。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肮脏、不清洁的东西。【例】污垢、油垢、牙垢
2. 不清洁的。【例】蓬头垢面
3. 瑕疵、缺点。【例】垢弊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肮脏的东西。如:「污垢」、「牙垢」、「油垢」。《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三》:「朗璞蒙垢,不能吐辉。」
2. 瑕疵、缺点。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3. 耻辱。《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4. 不清洁的。如:「蓬头垢面」。
详细解释
垢[gòu]
[名]
【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造字法】:形声。从土,后声。
1 同本义 ([En.] dirt;filth)
【引】
1 《说文》:垢,浊也。
2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3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4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5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例】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2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En.] shame)
【引】
1 《庄子·让王》:受天下之垢。
2 《左传·宣公十五年》:国君含垢。
3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En.] scale)。
【例】
如:锅垢;水垢
4 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En.] disgrace;humiliation)。
【例】
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5 邪恶,邪恶的人或事 ([En.] evil)。
【例】
如:藏垢纳污
垢[gòu]
[形]
1 污秽不洁 ([En.] dirty;filthy)
【引】
1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例】
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2 通“诟”。耻辱 ([En.] disgrace;shame)
【引】
1 《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2 《庄子·天下》: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
【例】
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濁也。从土后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濁也。从土后聲。古厚切
注解
『从土,后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土】为形旁,【后】为声旁。
【垢】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后聲』,即形声字中【后】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古厚』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垢】字本义为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垢】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土、后声。
【垢】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土 后”。
【垢】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三, 土部, 现代部首为土, 笔画为9画。
【垢】字异体字:坸 詬 㻈。
《说文解字》注解
(垢)濁也。濁,水部曰水名也。而濁穢字用之。从土后聲。古厚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