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拼音、解释、组词
蝉的基本解释:
1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2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蝉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丨,一,丶,丶,ノ,丨,𠃍,一,一,一,丨
竖,横折,横,竖,横,点,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一
横
-
6 丶
点
-
7 丶
点
-
8 ノ
撇
-
9 丨
竖
-
10 𠃍
横折
-
11 一
横
-
12 一
横
-
13 一
横
-
14 丨
竖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一种昆虫。头短身体长,有两只突出的复眼,两对翅膀薄而透明。雄蝉腹部有发声器,所以会鸣叫。幼虫于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幼虫成熟后,爬上树干而羽化。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动物名。昆虫纲同翅目蝉科。头短体长,有两只突出的复眼,翅膀两对,薄且透明。雄蝉腹部有对发声器,所以会鸣叫。幼虫于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待幼虫成熟,则爬上树干羽化。 ◎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动物名。同翅目蝉科。四翅薄而透明,雄蝉腹胸交界处有发声器,收缩振动得以产生鸣声,雌蝉则无鸣叫能力。幼虫于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待幼虫成熟,则爬上树干羽化。也称为「知了」。
2. 蝉形的装饰品。《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唐.李贺〈夜来乐〉诗:「新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3. 继续不断。如:「蝉联冠军」。
详细解释
蝉
蟬 chán
〈名〉
【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造字法】:形声。从虫,单声。
1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En.] cicada)
【引】
1 《说文》:蝉,以旁鸣者。 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2 《礼记·夏小正》:寒蝉鸣。
3 宋· 辛弃疾《西江月》:清风半夜鸣蝉。
【例】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2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En.] thin silks)。
【例】
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蝉
蟬 chán
〈形〉
1 连续不断 ([En.] continuous)
【引】
1 左思《吴都赋》:蝉联陵丘。 注:“不绝貌。”
【例】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