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的拼音、解释、组词
蝗的基本解释:
1 〔~虫〕昆虫,种类很多,躯体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适于弹跳,常常成群飞翔,是农业害虫,亦称“蚂(mà)蚱”;简称“蝗”,如“~灾”,“灭~”。
蝗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丨,一,丶,ノ,丨,𠃍,一,一,一,一,丨,一
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竖,横折,横,横,横,横,竖,横
- 1 丨竖
- 2 𠃍横折
- 3 一横
- 4 丨竖
- 5 一横
- 6 丶点
- 7 ノ撇
- 8 丨竖
- 9 𠃍横折
- 10 一横
- 11 一横
- 12 一横
- 13 一横
- 14 丨竖
- 15 一横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动物的通称,约有五千多种。触角为丝状或剑状,口器为咀嚼式,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半透明。后足强有力,善跳跃,具后足腿节,内侧有一排乳头状突起,与前翅基部径脉相互摩擦而发音,听觉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植食性,尤嗜食禾本科植物。依其习性可分为迁移型及非迁移型两类,迁移型的蝗虫会因食物、生活习性、气候等因素,体色由绿色或棕色转变成黑褐色,成群迁移,啃食植物,造成蝗灾。台湾常见的蝗虫有台湾大蝗、条背土蝗、负蝗、稻蝗、棱蝗等。 △蝗虫、蚱蜢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动物的通称。口器阔大,前翅黄褐色,后翅半透明,喜结群飞翔。后脚强而有力,善跳跃。种类繁多,以草食为生,少数会为害作物。俗称为「蝗虫」。
详细解释
蝗[huáng]
〈名〉
1 蝗虫 ([En.] grasshopper;locust)。种类很多。一般指飞蝗,常成群飞翔。又名蚂蚱。吃麦、稻、玉蜀黍等禾苗,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引】
1 说文》:蝗,螽也。从虫,皇声。
2 《吕氏春秋》:蝗螟农夫得而杀之。
【例】
又如:蝗螟(蝗与螟。庄稼的两种害虫);蝗螽(即蝗虫)
2 蝗灾。蝗虫造成的灾荒 ([En.] plague of locusts)。
【例】
如:蝗雨(谓蝗群如雨骤至。极言蝗灾之剧);蝗旱(发生蝗灾及旱灾);蝗孽(犹蝗灾)。又叫“蚂蚱”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螽也。从虫皇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螽也。从虫皇聲。乎光切
注解
『从虫,皇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虫】为形旁,【皇】为声旁。
【蝗】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皇聲』,即形声字中【皇】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乎光』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蝗】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虫、皇声。
【蝗】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虫 皇”。
【蝗】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三, 虫部, 现代部首为虫, 笔画为15画。
《说文解字》注解
(蝗)螽也。䖵部曰。螽、蝗也。是爲轉注。漢書五行傳曰。介蟲之孼者。謂小蟲有甲飛揚之類。陽氣所生也。於春秋爲螽。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是以春秋書螽。月令再言蝗蟲。月令、呂不韋所作。从虫。皇聲。乎光切。十部。陸氏引說文榮庚反。又爾雅釋文華孟反。皆音之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