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

作者:苏轼宋代

野鹰来,万山下,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彩丝。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心悠哉,鹰何在!
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天阴月黑狐夜嗥。

分类: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鹰来,万山下,
荒山无食鹰苦饥,
飞来为尔系彩丝。
北原有兔老且白,
年年养子秋食菽。
我欲击之不可得,
年深兔老鹰力弱。

这首诗词的开头描述了野鹰从万山之间飞来,而在荒山之中,它们饥饿艰苦。然而,它们飞来为了给你系上五彩丝线。接下来,诗中提到北原上有一只老而且白的兔子,每年秋天都养育子女并以菽(即豆类)为食。苏轼表示自己想要捕捉这只兔子,但却无法得到,因为经过多年,兔子变老了,鹰的力量也减弱了。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
东望万里心悠哉。
心悠哉,鹰何在!

下半部分描绘了一座高耸险峻的台崔巍峨,它位于城东。台中站着一位身穿皮袖的公子,他东望着千里远方,心情自在愉悦。他心潮澎湃,好像鹰一样高飞自由。然而,诗的结尾却问道,野鹰在哪里呢?这句话有一种无奈和感叹之意。

嗟尔公子归无劳,
使鹰可呼亦凡曹,
天阴月黑狐夜嗥。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公子的赞叹,他认为公子回去也没有任何劳累,因为他可以召唤鹰来,而鹰对他来说只是普通的动物。然而,当天空阴暗,月亮黑暗,狐狸夜晚嗥叫时,鹰却没有出现。这里的意思是,公子可以召唤鹰来,但有时候命运的安排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野鹰和兔子的对比,以及城中公子和鹰的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的无常性。诗中的鹰象征着自由、力量和追求,而兔子则象征着柔弱和容易受到侵害。公子代表了人类的欲望和追求,他可以召唤鹰来,但也受到命运的限制。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xiāng yáng gǔ yuè fǔ sān shǒu yě yīng lái
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

yě yīng lái, wàn shān xià,
野鹰来,万山下,
huāng shān wú shí yīng kǔ jī, fēi lái wèi ěr xì cǎi sī.
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彩丝。
běi yuán yǒu tù lǎo qiě bái, nián nián yǎng zǐ qiū shí shū.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wǒ yù jī zhī bù kě dé, nián shēn tù lǎo yīng lì ruò.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yě yīng lái, chéng dōng yǒu tái gāo cuī wēi.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tái zhōng gōng zǐ zhe pí xiù, dōng wàng wàn lǐ xīn yōu zāi.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xīn yōu zāi, yīng hé zài!
心悠哉,鹰何在!
jiē ěr gōng zǐ guī wú láo, shǐ yīng kě hū yì fán cáo,
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
tiān yīn yuè hēi hú yè háo.
天阴月黑狐夜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