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五咏饮酒台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作者苏轼简介

《卢山五咏 饮酒台》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博士饮酒的场景,并表达了对士人身份困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博士(士人中的高级学位)的身份为背景,表达了士人在古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苏轼借酒作为娱乐方式,表达了士人在清幽的山野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然而,他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君王并不欣赏儒士的学问和才华,因此他告诫自己不要寄望于骊山(象征君王权力的地方),因为君王对儒士并不感兴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士人的境遇和内心矛盾,抒发了作者对士人身份困境的思考和感叹。首句“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表明博士的喜好是饮酒,而他此刻身处空山之中,没有人能与他共享这份娱乐。这里的“空山”一方面指的是环境的寂静,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他在社会中的孤独。
接着,诗人提到“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表达了他对士人地位的忧虑。骊山是指皇帝的居所,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君王不喜儒”则道出了君王对儒士的冷淡和不重视。这句话暗示了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和无法得到认可的困境。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无奈之情。诗人苏轼以自己的身份和经历,代表了士人在当时社会中的普遍困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权力和社会体制的思考。这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反映了士人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反思。
lú shān wǔ yǒng yǐn jiǔ tái
卢山五咏 饮酒台
bó shì yǎ hǎo yǐn, kōng shān shuí yǔ yú.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mò xiàng lí shān qù, jūn wáng bù xǐ rú.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