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

作者:韩愈唐代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分类: 赠别 友情 惜别

作者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渚亭,有人知道它的所在,却没有人去过。不要让它安静地躲在四壁之中,应该面对面地欣赏它的美丽如芙蓉般的景致。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渚亭的赞美和呼吁。渚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更少有人去欣赏它的美景。作者希望人们不要让渚亭被遗忘在四壁之间,而是要主动去面对它,欣赏它如芙蓉般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渚亭为背景,通过渲染渚亭被冷落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被遗忘的美景的遗憾和愿望。渚亭是一个偏僻而美丽的地方,但它的存在却鲜为人知,没有人愿意前往欣赏。作者用“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来形容渚亭的孤寂,强调了它的荒凉和被遗忘的状态。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呼吁人们不要让渚亭继续被冷落,而是要主动去面对它,欣赏它的美景,就像面对面地观赏盛开的芙蓉一样。这里的芙蓉被用来比喻渚亭的美丽,芙蓉是一种娇艳、美丽的花朵,与渚亭的美景相得益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被冷落的遗憾和对人们主动去欣赏美丽事物的呼唤。它呼吁人们不要错过渚亭这样美丽的地方,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珍惜和赏识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fèng hé guó zhōu liú jǐ shì shǐ jūn sān táng xīn tí èr shí yī yǒng zhǔ tíng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渚亭

zì yǒu rén zhī chù, nà wú bù wǎng zōng.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
mò jiào ān sì bì, miàn miàn kàn fú róng.
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