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吊大林

作者:周必大宋代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周必大的《游庐山吊大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尽诸峰地转平,
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
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
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真仙境,
忍使如今遂陆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庐山的情景,并怀念了已逝去的大林景色。诗人描述了庐山的山势高耸,由山顶到山脚地势逐渐平坦,天空低垂,云彩密布,天气多阴沉。古代以来,庐山一直是南北方向的重要通道,而现在的庐山已经开辟了东西两条新的道路。诗中提到了虞世南的碑文已经湮灭,只有白居易的序文能引导人们寻找。庐山被称为第一真仙境,然而现在却可能逐渐沉寂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深思念和忧虑之情。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庐山地貌的描绘,展现了山势的壮丽和天气的阴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另外,提到了虞世南的碑文已经消失,只有白居易的序文留存下来,暗示了岁月更迭,历史的变迁不可逆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担忧,担心它的风采会逐渐湮灭,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整首诗情感凝重,抒发了诗人对庐山的深深怀念和忧虑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岁月更迭、历史沧桑的主题。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庐山的形象反映了人生的变迁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yóu lú shān diào dà lín
游庐山吊大林

shàng jǐn zhū fēng dì zhuàn píng, tiān dī yún jìn rì duō yīn.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gǔ lái nán běi tōng shuāng jìng, cǐ qù dōng xī qǐ èr lín.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yú shì nán bēi cóng mǐn mò, bái jū yì xù hé tuī xún.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kuāng lú dì yī zhēn xiān jìng, rěn shǐ rú jīn suì lù chén.
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你可能还喜欢周必大的诗

钱文季状元去春用杨吉州子直韵赋玉蕊诗老悖 故庆云长老{恭共换人}赞 朱叔止通判屡示诗词绰有家法辄次年字韵一篇 次张钦夫经略韵送胡长彦司户还庐陵 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旧韵 二月十七日葛守钱粹出所和胡邦衡羊羔酒诗再 萧彦育顷年示诗篇且求次诚斋待制所赠佳句之 点绛唇(七夜,赵富文出家姬小琼,再赋丁亥七月己丑)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 戏示凝神庵张椿龄 三月六日中宫生辰二府例以前四日就孤山四圣 杨文甫主簿顷惠佳篇今赴松溪次韵送别 经略待制赵侍郎挽词 悼亡之后病齿不能食拔去其甚者有感赋小诗 敷文阁学士李仁甫挽词十绝 次韵杨廷秀待制瑞香花 甲申中秋子中兄赋诗有人月分圆二十年之句盖 张渊道侍郎挽词二首 中秋招王才臣赏梅花廷秀待制有诗次韵 赠栖贤藏主可升 徐稚山龙学挽词二首 胡邦衡相过赏金凤许诗未送邦衡复作木犀会二 点绛唇(赴池阳郡会,坐中见梅花赋丁亥九月己丑) 子中兄招饮次韵 送杨子止赴郴守罗达甫之招二首 十二月二十二日葛守送羊羔酒戏占小诗 胡元之提刑寺丞迂涂相过宠示二诗次韵为谢兼 洪景严枢密挽词二首 刘信叔太尉挽词二首 次韵杨文发承议 杨子直示还寿皇御批制草熟状将以新诗叹服匠 英德邵守之纲记予衰颜戏题数语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