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宜城歌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作者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杂曲歌辞·宜城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该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愁怀与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水绕空城,
行尘起孤驿。
花台侧生树,
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
温风吹宿麦。
诗意主要描绘了一幅宜城的景象。诗中首先描述了野水环绕着空城的景象,使人感觉这座城市有些荒凉孤寂。接着,诗人又提到了行尘起的孤独驿站,给人一种旅途奔波中的辛苦与孤独。在城市的花台旁边,绿树生长着,彰显着生命力的顽强。而阳石上刻着的碑额,记录着城市的荣耀与历史。最后两句表达了行人们匆忙而过的景象,温暖的风吹拂着成熟的麦子,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人们的匆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宜城的景象以及旅途中的孤独和行人的匆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城市的景象与人们的行迹,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法挽回和现实生活的无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宜城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与人们的行动,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歌的意境深远而悠远,读来令人感叹时光流转的无情,同时也引人深思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化。
zá qū gē cí yí chéng gē
杂曲歌辞·宜城歌
yě shuǐ rào kōng chéng, xíng chén qǐ gū yì.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huā tái cè shēng shù, shí jié yáng juān é.
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mǐ mǐ dù xíng rén, wēn fēng chuī sù mài.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