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作者韩偓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诗词《蜻蜓》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作品,描述了一只蜻蜓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蜻蜓》:
碧玉眼睛云母翅,
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
岂是殷勤为蓼丛。
译文:
碧玉般的眼睛,如云母一般的翅膀,
比起粉蝶,比起蜜蜂更加轻盈纤弱。
停在水面上拂动风波已久,
难道是为了那一丛蓼草而如此殷勤吗?
诗意:
诗人以写蜻蜓的形象来表达自然界中细小事物的美妙和值得欣赏的一面。蜻蜓虽然小巧而娇弱,却展现出了独特的飞行技巧和优雅动作。诗人通过比喻,将蜻蜓的眼睛比作宝石,翅膀比作云母,强调了蜻蜓的美丽和轻盈特性。诗中提到蜻蜓停在水面上,其飞舞的动作久久不停,表现了它的灵活和自由。最后一句“岂是殷勤为蓼丛”,暗示蜻蜓并非只是为了觅食而飞舞,而是在享受世界的美好而自由自在的存在。
赏析:
诗中的意象美描绘了蜻蜓的美丽和灵动的形象,通过对细小生物的关注和描绘,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描写能力。诗中通过对比蜻蜓与粉蝶、蜜蜂的轻盈和纤弱,更加凸显了蜻蜓的独特之处。蜻蜓停在水面上,随着波光的摇曳,给人一种静静观赏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小而美的意象,借助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微妙而美好的瞬间。
qīng tíng
蜻蜓
bì yù yǎn jīng yún mǔ chì, qīng yú fěn dié shòu yú fēng.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zuò lái yíng fú bō guāng jiǔ, qǐ shì yīn qín wèi liǎo cóng.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