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宁春日
桃李年年上国新,风沙日日塞垣人。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
作者李益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邠宁春日》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桃李年年上国新,
风沙日日塞垣人。
伤心更见庭前柳,
忽有千条欲占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桃花和李花每年都新添美丽的国色,而风沙却每天都填满了边境的城垣,阻隔人们的往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望着庭院前的柳树倍感伤心,因为它们虽然也是春天的象征,却被风沙侵袭,无法完整地展现春天的景象。
赏析:
《邠宁春日》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边境地区的困境和感伤之情。诗中的桃李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年年新添的花朵象征着生机和繁荣。然而,风沙却每天都填塞着城墙,阻隔了人们的往来,给人一种压抑和困顿的感觉。庭前的柳树则成为表达作者内心伤感的象征,它们虽然也是春天的标志,但被风沙侵袭后变得凋敝不堪,无法完整地展现春天的美丽。柳树的凋敝与作者内心的伤感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境况的悲愤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边境困境的思考和感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通过柳树的形象将个人的悲愤与边境的艰难环境相结合。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引发读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整首诗唤起了读者共鸣,同时也展示了李益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bīn níng chūn rì
邠宁春日
táo lǐ nián nián shàng guó xīn, fēng shā rì rì sāi yuán rén.
桃李年年上国新,风沙日日塞垣人。
shāng xīn gèng jiàn tíng qián liǔ, hū yǒu qiān tiáo yù zhàn chūn.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