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作者:苏轼宋代

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
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

分类:

作者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蜣螂》是一首宋代诗词,由苏轼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洪钟起暗室,
飘瓦落空庭。
谁言转丸手,
能作殷床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神秘的画面。洪钟在黑暗的房间里响起,瓦片在空旷的庭院中飘落。诗人询问,谁能用旋转的丸子(指蜣螂)的爪子,制造出类似于殷床的声音。

赏析:
《蜣螂》这首诗以简洁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苏轼对生活中微小而寂静的事物的敏感触觉。诗中的洪钟和飘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蜣螂则成为诗人思考和表达的对象。

首句“洪钟起暗室”,通过洪钟的声音在黑暗的房间中响起,营造出一种悬疑的氛围。第二句“飘瓦落空庭”,以瓦片在空旷的庭院中飘落的景象,进一步加强了寂静和荒凉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是诗人的疑问和思考。蜣螂用其旋转的爪子发出的声音,类似于殷床(即古代床榻)的声音。这里,诗人通过蜣螂这个微小生物与床榻这个象征人类生活的物品进行关联,展现了他对微小事物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递了生活中微小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qiāng láng
蜣螂

hóng zhōng qǐ àn shì, piāo wǎ luò kōng tíng.
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
shuí yán zhuǎn wán shǒu, néng zuò yīn chuáng shēng.
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