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作者王镃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镃。以下是《七夕》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彩楼帘影夜沉沉,
一片筛凉月似金。
倚得画栏和袖暖,
看人儿女学穿针。
译文:
五彩楼阁的帘影昏昏沉沉,
一轮筛凉的月亮像金子一样明亮。
我依靠在画栏边,袖子里暖和无比,
看着少男少女们学着穿针引线。
诗意:
《七夕》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彩楼、帘影、月亮等元素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自己在画栏旁靠着温暖的袖子观赏年轻男女学习穿针引线的情景。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夜晚的静谧与美好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勤学精神和渴望进取的态度。
赏析:
《七夕》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中的彩楼、帘影和月亮等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沉浸在一个优美、富有诗意的夜晚。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静谧夜晚和年轻一代的赞美。同时,通过描述少男少女学习穿针引线的场景,诗人也传递了对勤学苦练、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的肯定。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堪称一首优美而富有意境的宋代佳作。
qī xī
七夕
cǎi lóu lián yǐng yè chén chén, yī piàn shāi liáng yuè shì jīn.
彩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yǐ dé huà lán hé xiù nuǎn, kàn rén ér nǚ xué chuān zhēn.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