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

作者:周必大宋代

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遥知会葬车千两,絮酒淋漓卧冢麟。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世儒科独隐沦,
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
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
论衡书就困庚辛。
遥知会葬车千两,
絮酒淋漓卧冢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周必大为王季海父亲宣义所作的挽词。诗人通过挽词来表达对宣义的哀悼和对他的人生观的思考。

诗的开头写到了自己祖上三代中有人考中儒科,但却沦于隐逸之中。这表明作者对自己并不追求功名富贵的态度,认为个人的成就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句写到了早年间看到过伯氏(指伯父)所拥有的囊荷(一种装书籍的袋子),而现在又看到了年轻的郎君(指王季海)正在谏言新的政策。这表达了作者对王季海的赞赏和喜悦,认为他能够秉持正义,勇于谏言,积极参与政治。

接下来的两句写到了作者所在的地方绛县的人们对王季海存有疑虑,认为他不能尽忠职守。论衡书指的是一本古代的文献,而甲子、庚辛是指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两个年份。这里作者用绛县人对王季海的质疑来暗示着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追求之间的冲突。

最后两句写到了遥远的将来,预言了王季海的葬礼,有千两重的车辆前来送葬,并有大量的酒洒在他的坟墓上。这里的车和酒象征着王季海的声望和功绩,诗人以此来表达对王季海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王季海父亲宣义的赞扬和对王季海自身追求正义的行为的思考,表达了对个人成就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矛盾的思考,同时也对王季海在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肯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wáng jì hǎi zhèng yán fù xuān yì wǎn cí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

sān shì rú kē dú yǐn lún, gōng míng qǐ bì zài wú shēn.
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zǎo kàn bó shì náng hé jiù, wǎn xǐ láng jūn jiàn cǎo xīn.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jiàng xiàn rén cún yí jiǎ zǐ, lùn héng shū jiù kùn gēng xīn.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yáo zhī huì zàng chē qiān liǎng, xù jiǔ lín lí wò zhǒng lín.
遥知会葬车千两,絮酒淋漓卧冢麟。


你可能还喜欢周必大的诗

导引(明堂大礼乐章(淳熙六年)·明堂大礼鼓吹无射宫导引旧黄钟宫) 经略待制赵侍郎挽词 山谷自赞云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福唐曾锡盛谈西 茅山刘先觉高士绘云琴图求诗次杨廷秀韵 同年杨谨仲教授以诗庆予得郡次韵二首 送胡子远出守汉州分韵得万字 刘讷画庐陵三老图求诗 从驾过德寿宫马上得程泰之次庚寅玉堂旧韵有 次韵杨廷秀待制寄题朱氏涣然书院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次韵廷秀待制寄题李纪风月无边楼 追挽胡季文知县 再赋羊羔酒 太和宰赵嘉言造大舟付诸渡又停乡村酒坊代输 次韵杨廷秀待制二首 向以书戏邦衡云某自庐山游西山当就迎公召节 游庐山舟中赋四韵 点绛唇(葛守坐上出此词,道思归之意,走笔次其韵) 留别金陵韩帅二首 送张端明赴召 杨子直示还寿皇御批制草熟状将以新诗叹服匠 次韵王仲行尚书宿直两绝句 答胡仲威 觉报长老道谌写予兄弟真求赞次七兄韵 刘信叔太尉挽词二首 二月十五日同兄弟甥侄游西台次子载弟韵 八月十八日与客小集赏岩桂而红梅海棠金林檎 华文阁学士沈持要挽词 郊居三池皆种莲自五月开至七月末无日不寓目 次韵邦衡哭季怀 次韵徽州胡推官旅中遇雪且约同登雨花台三首 次韵天官韩尚书七月十八日风雨中观潮予内直 使臣宋千龄写平园老叟真于松竹之间从以鹿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