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作者戎昱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是唐代诗人戎昱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僧人法和的场面。诗人认为真正的贤士心无所滞,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把它当作家一般。他们像翻阅贝叶一样探索佛经,像指着莲花一样讨论佛法。他们以达到真空的境地为目标,并通过开拓智慧来实现。然而,诗人也表示对于僧人离开后的未来并不清楚,是否还会有人继续精进修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通过对达士的描绘,诗人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无论身在何处,心灵都能得到自由和宁静的态度。诗人将僧人与智慧和佛法联系在一起,强调智慧的重要性。通过对未来的描写,诗人给予了读者一种思考的余地,让人们思考修行和追求真空境地的意义和价值。整首诗意境宽广,语言简练精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sòng sēng fǎ hé yī zuò sòng liàng fǎ shī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dá shì xīn wú zhì, tā xiāng zǒng shì jiā.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wèn jīng fān bèi yè, lùn fǎ zhǐ lián huā.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yù qì zhēn kōng yì, xiān kāi zhì huì yá.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bù zhī fēi xī hòu, hé wài shì héng shā.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