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作者:汪元量宋代

更阑炙烛绣檐遮,卸却金钿与翠花。
心似乱丝眠不得,江楼中夜咽悲笳。

分类:

作者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诗意:
在更阑的夜晚,诗人眺望着湖州的美景,但他内心却被烦杂的思绪所困扰。灯光映照下,他看到了绣檐遮挡的景色,意味着美好的事物被掩盖和遮蔽。他卸下了身上的金钿和翠花,暗示他放下了外在的虚饰和华丽,回归内心的真实。

然而,他的内心却像纷乱的丝线一样无法安静,无法入眠。夜深人静,江楼中传来悲怆的笳声,象征着他内心的悲伤和苦闷。这种悲伤的笳声似乎淹没了整个夜晚,使他的内心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愁思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更阑炙烛、绣檐遮等景物,营造出夜晚的幽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困扰。

诗中的金钿与翠花象征着外在的虚华和繁杂,而卸下它们则意味着诗人回归内心的真实和本质。然而,即使他放下了这些虚饰,他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夜晚的江楼中传来的悲笳声,传达了他内心的悲伤和无奈,使他更加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困扰。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迷茫。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表达方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gēng lán zhì zhú xiù yán zhē, xiè què jīn diàn yǔ cuì huā.
更阑炙烛绣檐遮,卸却金钿与翠花。
xīn shì luàn sī mián bù dé, jiāng lóu zhōng yè yàn bēi jiā.
心似乱丝眠不得,江楼中夜咽悲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