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高的诗词

声声慢(为高菊墅赋) 作者:张炎 宋代
寒花清事,老圃闲人,相看秋色霏霏。
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
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但醉里,把苔笺重谱,不许春知。
一枝春(为陆浩斋赋梅南) 作者:张炎 宋代
竹外横枝,并阑干、试数风才一信。
么禽对语,仿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
清更润。
青门引(社日游云门) 作者:黄裳 宋代
鸿落寒滨,燕辞幽馆,西成万室,颦眉人少。
自古云阶,洞门何处,南望数峰秋晓。
千骑旌麾远,去寻直、忙中心了。
佩声盘入,烟霞绝顶,谁闻欢笑。
满庭霜(宴黄仲秉镇江守) 作者:葛郯 宋代
红叶飞时,青山缺处,云横秋影斜阳。
凤凰旌节,何事到吾乡。
要见大江东去,寒光静、水与天长。
人争看,恩袍焕锦,新惹御炉香。
水调歌头 作者:张嗣初 宋代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旂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
相和歌辞·江南曲 作者:韩翃 唐代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杂曲歌辞·长干行 作者:张潮 唐代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高斋闲望言怀 作者:张九龄 唐代
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
纷吾自穷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望禁苑祥光 作者:蒋防 唐代
嘉瑞生天色,葱茏几效祥。
树摇三殿侧,日映九城傍。
仙雾今同色,卿云未可章。
拱汾疑鼎气,临渭比荧光。
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 作者:许浑 唐代
楚客送僧归桂阳,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柳絮拥堤添衲软,松花浮水注瓶香。
南京长老几年别,闻道半岩多影堂。
六朝门·谢举 作者:周昙 唐代
叛奴逃数岂堪留,忠节曾无肯到头。
朱异早能同远见,青衫宁假帝登楼。
齐天乐·齐云楼 作者:吴文英 宋代
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
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
天声似语。
便阊阖轻排,虹河平溯。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率尔次韵) 作者:万某 宋代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石将军战场歌 作者:李梦阳 明代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又赓张翼韵 作者:朱元璋 明代
腊前三白旷无涯,应是天公降六花。
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南涧 作者:王建 唐代
野桂香满溪,石莎寒覆水。
爱此南涧头,终日潺湲里。
卦名诗 作者:权德舆 唐代
节变忽惊春,临风骋望频。
支颐倦书幌,步履整山巾。
时鸟渐成曲,杂芳随意新。
曙霞连观阙,绮陌丽咸秦。
夜度娘 作者:佚名 南北朝
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
虽得叙微情,奈侬身苦何!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作者:李白 唐代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望长安 作者:贺铸 宋代
排办张灯春事早。
十二都门。
物色宜新晓。
金犊车轻玉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