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喻的拼音、解释、组词

旁喻的简介:

páng/bàng yù
1.反复举例说明。

  • AI解释

旁喻》词义详解

旁喻”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文学、哲学或日常语言表达中。它由“旁”和“喻”两个字组成。“旁”在古代汉语中有“辅佐”的意思,在现代语境中多用来形容附加、附带的意思;而“喻”则是解释、说明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旁喻”可以理解为通过间接的方式或例子来辅助说明某个观点或道理,类似于比喻中的借物寓意。

造句

  1. 在这篇论文里,作者运用了大量旁喻手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教育者应该善于使用旁喻,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解释复杂概念。
  3. 他的演讲很成功,不仅用事实说话,还通过一些旁喻使观点更易于理解。
  4. 创作者可以借助旁喻手法,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或比喻来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
  5. 在这次培训中,导师不仅讲解了理论知识,还借多个旁喻实例帮助学员更好地消化吸收。

这些例子展示了“旁喻”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

分词解释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1 比方:比~。譬~。2 明白,了解:不言而~。家~户晓。3 说明,使人了解:晓~。~之以理。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