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国耻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九国耻的简介:
wǔ jiǔ guó chǐ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以后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另有以日本提出的最后通牒日期5月7日为国耻纪念日。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以后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另有以日本提出的最后通牒日期5月7日为国耻纪念日。
- AI解释
《五九国耻》这一说法并不来源于正式的历史记录或国家文件,而是近年来网络上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它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并最终导致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段国耻。需要注意的是,“五九”并非一个广泛认可的日期或事件,在官方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与“五九国耻”直接相关的记载。因此,这里我们按照民间对这一说法的理解进行解释和造句。
详细解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市郊北郊柳条湖附近故意破坏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这一事件导致了东北三省迅速被日本占领,即九·一八事变。这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次重大国耻。
造句
-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五九国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 在每年9月18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此来警醒后人,勿忘五九国耻。
- 我们应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这也是对五九国耻的一种铭记和反思。
-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五九国耻。
-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合作与对话,更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这也是对五九国耻的一种深刻认识。
请注意,在正式场合或学术研究中,“五九国耻”这一说法可能不被采用或明确指代。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民间广泛流传的认识进行的整理和创作。
分词解释
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九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耻
chǐ
1 羞愧,羞辱:羞~。雪~。奇~大辱。~笑。~骂。